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泰院学子寻找红色足迹:追溯红色印记 延续革命精神

来源:泰州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朱佳瑶

大学生网报徐州8月7日电(通讯员 朱佳瑶 赵昱凯)】。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蕴含着我们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因此学习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记忆是最好的传承。2023年7月29日,泰州学院“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跟着总书记看中国”暑期社会实践队徐州分队前往徐州,参观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徐州双拥展览馆以及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

2023年7月29日清晨,徐州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纪念塔是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景区,它生动地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场景和战争的激烈。

图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全景图

拾级而上,38.15米高的纪念塔直插云霄,十分震撼,像一座精神丰碑耸立在眼前,敬仰的心情油然而起。从右到左沿着回廊参观,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外,就是大块大块石墙用小楷镌刻着 3万多英灵的名字,旁边纪念馆有一个区域记录了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指挥官官衔和牺牲时年龄,平均年龄才三十多岁,最年轻的20多岁,最大年纪才 43岁。他们短暂的生命定格在那场战争,也在那一刻获得了永生。英灵名录还留了两块空白的石墙,是留给这些年不断寻找的那场战役新发现的烈士。

图为成员张欣看烈士英名录

图为黄维兵团的最后时刻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青年人应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让红色基因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时代在变,我们在变,但爱国的心始终不变,红色基因始终不变,努力奋斗的精神终究不变。当代大学生应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不负韶华。

紧接着队员们来到徐州双拥展览馆,位于淮塔景区内,展览将通过图文影像资料和大型场景布景,浓缩徐州双拥工作的历程,诠释“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双拥主题。实践队队员们在纪念碑下合照,缅怀墙上每一位烈士,他们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诠释了最高的人生内涵。

图为徐州双拥展览馆

图为军民微湖抗战图

图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毛主席曾说:“江山就是人们,人民就是江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有幸生于和平的年代,长于富强的中国,一定要将将这颗红色的火种深埋心中,植入基因,让不灭的信仰指引前行的方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图为毛泽东语录

图为成员朱佳瑶观徐州舰护航

铭记英雄烈士,赓续红色精神,队员们接下来参观了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展馆中陈述了吴亚鲁同志的生平简介以及英雄革命事迹,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斗争,从他的身上能够看到共产党人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年代身上的责任与担当、风骨与品质。

图为成员宋偌菡与吴亚鲁旧址合影

吴亚鲁革命旧址,是徐州市中心与众不同的一座建筑,与周围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革命旧址中讲述了以吴亚鲁为代表的先烈们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故事,其间体现出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也在持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子为祖国复兴而不懈奋斗。

图为吴亚鲁革命旧址

图为吴亚鲁雕塑

当代青年要以吴亚鲁同志为榜样,成为胸怀家国、不负人民的践行者,成为敢于斗争、许身为国的孤勇者。吴亚鲁同志在青年时期目睹当时社会的腐败和落后,就产生了强烈的革命愿望,立志拯救国民于水火之中。从入党的那一天起,直至牺牲的最后一刻,吴亚鲁践行了他“为国为民、何惜头颅”的誓言,创造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吴亚鲁同志的一生就是对横渠四句的最好诠释。

吴亚鲁活动旧址介绍了吴亚鲁同志在徐州革命的种种往事,他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精神令队员们动容。在参观完这两处之后,队员们更加明白“强国有我”不只是一句口号,活在一个美好和平的年代是我们的幸福,作为大学生,更应尽自我的可能造就祖国更加辉煌的未来。

图为吴亚鲁在徐州

图为徐州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

通过本次寻找红色足迹,徐州实践团队成员感悟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对党忠诚更是共产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新一代的青年要理解并践行“理想信念与时代同心同向,青春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道理,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图为集体合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赵昱凯 张欣 宋偌菡

一审编辑 朱佳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8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愿课堂的第二天
心愿支教团队来到上坊社区的第二天,队长首先给同学们进行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宣讲。随后,语文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辩论赛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辩论赛的结构和要点,并且通过更多实例练习,让学生们…
春风化雨无声,立德树人有道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稞三下乡服务队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兼顾对学员的素质教育,设置“集青春力…
培养祖国未来的花朵
参加学校的义工活动是我期盼已久的事情。虽然我是一名大学生接触的是小学生。在幼儿园孩子们怎么学习什么表现师生如何相处孩子们之间怎样交往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我都很好奇。接到这项任务…
武汉学子三下乡:云浮千里,再逢盛夏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郭欣妍)为使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志愿服务中,并促进乡村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长埫口长虹社区党员群众服…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开展了各…
大理大学国门医院实践团“三下乡”活动—走进基层医疗
2023年7月12日,大理大学赴红河州河口县国门医院医疗发展观察分团来到河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服务学习。河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春燕老师从概况、发展、工作特色等方面向实践团介绍了中心情况;并从…
携点点星光而来,发散万丈光芒
我们携点点星光而来,只为发散万丈光芒,将爱与温暖带给这方天地的孩子们。三尺讲台就像是一个小小舞台,汇集着老师的殷切期望和同学们的满心期待。今天的课堂格外不同,我站上讲台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小…
携点点星光而来,发散万丈光芒
我们携点点星光而来,只为发散万丈光芒,将爱与温暖带给这方天地的孩子们。三尺讲台就像是一个小小舞台,汇集着老师的殷切期望和同学们的满心期待。今天的课堂格外不同,我站上讲台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小…
文明城市从道路交通开始
我是一名大学生。今早,我与几位青年志愿者一起参加了“交通劝走”志愿活动,在人流量最大的北京路与花园大道红绿灯交通路口附近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维护劝导行人、骑自行车、电动车的市民安全过马路,行…
曲园学子暑期行: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句话明确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为了更好地了解民生现状,切实考察民生实情。秉持着“我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