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黄石7月3日电(通讯员 张雨晴)为支持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并在此基础上顺利推进“夜伴倾音”留守儿童特色陪伴项目,保护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2023年7月3日,湖北师范大学“夜伴倾音”爱心陪伴团初步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夜伴倾音”暑期志愿服务活动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线上,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分享符合特定年龄段的特色故事;线下,主要是围绕黄石市周边地区的中小学进行暑期支教活动。
在暑期支教志愿服务项目正式拉开帷幕之前,“夜伴倾音”爱心陪伴团进行了志愿者面试,并召开关于暑期志愿服务的教师会议,确定了暑期志愿服务课程的教师志愿者安排、学生数量、班级规模、班级安排、课程安排以及课程教授的相关要求。
首先,在教师志愿者面试的过程中,“夜伴倾音”爱心陪伴团中心组成员就对参与线下支教活动的教师志愿者素质提出严格要求。团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教师志愿者应知识广博,有授课的相关经验,具有流畅授课、维持课堂纪律等能力。”另外,“夜伴倾音”爱心陪伴团中心组在教师会议上也多次强调了这一点。会上,团队负责人及指导老师指出:“教师志愿者在授课过程中应合理协调安排授课内容与社团活动,并做到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努力使学生在“夜伴倾音”课程中真正地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会议讨论决定,“夜伴倾音”的暑期支教课程包括语数外基础课程,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包含校园欺凌、阅读分享课等团队特色课程。另外,关于课程“夜伴倾音”爱心陪伴团负责人还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基础课程方面,要求线下教师志愿者能够清楚明白地讲解对应年级的语数外基础知识,并负责学生每课时的课堂练习批改与疑难解答,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及时指导;素质课程方面,要求教师志愿者认真负责,鼓励学生们开拓思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团队特色课程方面,团队负责人强调,教师志愿者要特别注重与校园欺凌相关的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要求,各教师志愿者应注重“发生在身边的欺凌未成年人现象”的监护课程教学。教学内容可围绕国家民法典中校园欺凌的相关方面,努力让学生深刻体会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学会如何应对自己及他人可能面对的校园欺凌。课程的具体讲解内容,包括:校园欺凌及种类、校园欺凌的相关法条以及校园欺凌的应对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还设计了课堂互动小测试,模拟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校园欺凌现象,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及应对方法。
关于本节特色课程讲解的补充资料,涉及了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具体包括:民法典是什么与民法典为人权保驾护航两部分。面对记者,志愿者详细地为记者介绍:“在本节课程的讲解中,志愿者将围绕民法典的概念、适用范围、重要意义、重点内容以及人权保护的相关概念及有关条例,如:肖像权、隐私权、校园欺凌、监护权等。”在课程讲解中,教师志愿者应着重讲解校园欺凌、监护权等与儿童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最后,在“夜伴倾音”留守儿童特色陪伴项目的初步推进中,团队中心组成员及相关志愿者还将持续推进适合各个年龄段儿童的故事阅读分享。以故事“小树叶旅行记”为例,志愿者们在为小朋友们推荐故事本身的同时,还分享了自己对故事的感悟:“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阅读和旅行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用脚步和灵魂丈量祖国大好河山。”另外,志愿者们在分享故事与感悟的同时,还将积极引导小朋友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小树叶”与自己联系起来,拓展思维,并鼓励小朋友们勇敢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与梦想中的旅行地点。
在“夜伴倾音”留守儿童特色陪伴项目初步推进的过程中,团队中心组成员及志愿者紧密围绕着团队的核心目标: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灵的陪伴与知识的分享,推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课程落实中,团队队员都将认真授课,引导孩子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9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