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赓续农耕文明,培育乡土文化”系列暑期志愿活动实践报告

来源: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生环青协

摘要: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为了让学生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我们决定在花山小学开展一次宣传农耕文化的实践活动。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志愿服务队于6月29日这一天在花山小学开展了农耕文化讲座、绘画、讲相声等活动,为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

关键词:三下乡暑期实践传承农耕文化

一、实践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长期的发展,我国的耕地被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地力透支等现象,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城市工业化进程以及工业文化的兴起,让农耕文化在教育中呈现出明显缺失状态。因此,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宣传农耕文化,宣传党的农业农村政策,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增强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而我们作为一名学子,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我们也是身着一袭白衣,即将成为这个时代的追梦人,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到农耕文化,也为农耕文化的宣传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志愿服务队开展“赓续农耕文明,培育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小队通过开展线下宣传活动,向花山小学学生们介绍农耕文化的渊源与内涵,让学生们对农耕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二、实践对象

巢湖市巢湖经济开发区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志愿服务队的各位学子

三、实践目的

乡村农耕文化中的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生态观念,都与劳动教育存在显著的耦合关系。在新时代,利用农耕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塑造良好品格、传承农业知识与生存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身体效能和树立天人合一的美学观等多重价值。在劳动教育中,农耕文化的创新性在于,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农业技术的“未完成性”的同时,进而思考人的“未完成性”,使学生在劳动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农耕文化,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将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应注重课堂讲授与农耕实践相结合、农耕文化渗透于各课程、家校社三方联动、考核评价多元化和个性化等。

四、实践内容

(一)赴花山小学支教

为弘扬传统农耕文化,巢湖学院“我是小农人”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6月29日上午赴花山小学进行支教。支教期间,为丰富小学生的农耕文化知识,进一步引导小学生树立“爱农、重农、强农”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农耕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传统农耕文化”,使同学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开展农耕文化讲座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农耕文化,我们开展了讲座。讲座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农耕的历史演变、农耕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农耕精神的内涵等。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小学生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讲座中,我们还与小学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以问答的方式让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印象更加深刻,并分享了农耕经验,让大家明白农民是如何辛苦地耕种粮食,为人们提供食物的。

(三)开展绘画活动

绘画是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组织了一次以农耕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小学生们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对农耕文化的理解。活动开始后,小学生们纷纷拿起画笔,认真地开始创作。有的孩子画的是大大的苹果,颜色鲜艳,看起来非常诱人;有的孩子画了辣椒,红彤彤的辣椒让人感觉非常有生命力,还有的孩子画的是蘑菇,红艳艳的,好看极了。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充满了生命力和感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农耕文化,还学会了如何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创作是非常有帮助的。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农耕文化,了解我们祖先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同时也让他们学会珍惜食物和资源,做一个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活动结束后,我们展出了小学生们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和学习。

(四)开展讲相声活动

相声是中国传统的表演艺术形式,以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吸引了无数观众。为了让小学生们通过相声更好地了解农耕文化,我们进行了多次排演,反复琢磨推敲。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们以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情,讲述了一些与农耕相关的故事和笑话,他们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生动的语言描述,将农耕文化和现代生活相结合,将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学生们在欣赏传统相声时,不仅仅是欣赏了艺术表演,更因此看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为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常常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故事,给人带来欢乐和思考。小学生们坐在观众席上,用专注的眼神聆听着相声演员口若悬河般的对白。他们随着演员的动作和表情,跟随着情节展开,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小学生们仿佛漫游在一个充满活力和智慧的界中。然而,在欣赏相声的过程中,小学生们也从中发现了相声对农耕文化的回溯和传承。演员们通过巧妙的对话和形象的表演,将农耕文化中的智慧和勤劳传达给小学生们。他们讲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辛酸与乐趣,让小学生们了解到农民是如何为了粮食产出而辛苦努力的。同时,通过相声中的剧情,小学生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农耕文化中独特的习俗和风情,如春耕、秋收等节气活动。这些文化元素不仅独具魅力,也增加了小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悟。小学生们在欣赏传统相声时,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堂生动的农耕文化课。他们从相声中感受到了古老而丰富的农耕文化,也感受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这种体验让他们更加热爱并珍惜自己所生活的土地,体验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现存问题

1. 城市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文化对小学教育的影响逐渐加大,使得农耕文化的地位受到冲击。

2. 教育资源不足:农耕文化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如农具、农作物、农业科技等,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些学校的资源匮乏,无法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3. 教育体制问题:当前小学教育注重的是考试科目的学习,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而对于农耕文化这类非考试科目的教育则缺乏重视。

4. 教育观念问题: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农耕文化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更关注孩子在考试科目上的成绩。

5. 孩子兴趣的转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总之,要想改善农耕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增加教育资源、改变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兴趣等。

六、实践成果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小学生们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对农民的辛勤劳动有了更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其次,小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并通过绘画和相声表演,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传达出来。此外,从活动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示。首先,宣传农耕文化需要多种形式的配合,让小学生们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其次,活动的主题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最后,活动应该注重互动和交流,让小学生们有机会与和农民伯伯们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加深对农耕文化的认识。

七、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宣传农耕文化的小学活动,我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农耕文化认知水平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对农产品的了解和尊重程度也得到了明显增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让他们重新认识和尊重传统的农耕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农耕文化。

参考文献

【1】乡村农耕文化的劳动教育价值及其创新发展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烟台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林建刚 于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9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弘扬黄河文化,铸牢中华之基
在调研前期,黄河生态系千秋队开展第一次线上会议,在会议上,队员们踊跃发言、积极探讨调研课题的相关思路,进行了关于黄河的理论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黄河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整理,为实践调研奠定…
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铸牢中华民族灵魂之基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深厚的价值意蕴,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保护黄河文化有助于促进民族情感交融,传承黄河文化有助于…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传播农耕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2023年6月29日到7月3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我是小农人”劳动教育实践团于分别在巢湖市战前村、半汤街道、安巢经开区花山小学开展农耕文化调查问卷活动,旨在宣扬农耕文化,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对农耕…
博雅 行知支教日记: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洒青春
通讯员李琳琳7月9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博雅·行知支教团赴黄冈市蕲春县白水中学暑期夏令营开展暑期实践。化学学院共分为教学组、调研组、宣传组和后勤组四个组别,其中教学组主要负责支教前组织支教团成…
塔大学子三下乡——夏风传芬芳,旌旗诉衷情
2023年7月12日上午,喀什地区伽师县古勒鲁克乡库其买拜什村村干部及全体村民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举行升旗仪式。仪式后当地村干部在活动室为健康膳食“食养计划”宣讲团举行了送别仪式和锦旗授予仪式,随后村…
苏大学子三下乡|感悟非遗魅力,守护经典传承
这次参加“开卷有益”实践团,来到了胜浦街道参与关于胜浦宣卷的采访和录入工作,可以说是让我感慨万千。在未参与这个活动之前,我对于胜浦宣卷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参加了这次实践后,我对于这一类的非遗文…
暑期“三下乡” 沁园新面貌 振兴新成就
暑期三下乡|沁园新面貌振兴新成就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国家、自治区、市委对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嘉庚学子“追寻丝绸之路,领略西域风情”三下乡小分队于7月23日深入沁城乡,开展“民族团结”,“民族…
合肥工业大学赴浙江省五四村社会实践团队探索科技驱动的乡村振兴
7月11日,合肥工业大学赴浙江省五四村“数字蓝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五四村展开有关科技驱动乡村振兴的调研。他们以数字乡村为主题,探索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仲夏时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五四村村口…
发挥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印象青龙·美丽乡村”实践团
“下水方知水深浅,探索真理靠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我校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面展开,师生深入基层,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基层连线,共助乡村建设“印象青龙·…
福师学子三下乡|青少年共合力,助力气象科普
中国青年网泉州8月3日电(通讯员杨扬)7月底,第五号台风“杜苏芮”的登陆给泉州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增进青少年对于气象灾害的认识,丰富暑期生活,引导树立并加强他们的防灾减灾及自我保护意识,8月2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