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生态美产业新 和美乡村看复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调研团赴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 开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作者:杨欣然 张雨辰

生态美产业新 和美乡村看复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调研团赴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

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创新工程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中国社科大)副主任王维国带领研究生调研团赴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深入探索当前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建设、数字治理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7月24日上午,调研团抵达复兴区户村镇。在共青团复兴区委书记陈世杰的陪同下,队员们第一站来到了“全国文明乡镇”“国家森林乡村”——齐村。齐村党支部书记韩占民为大家介绍了齐村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与条件优势。据了解,齐村借助优越的区位优势不断夯实巩固发展基础,全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紧接着,调研团前往参观户村蔬果采摘园,详细了解了园区的种植情况、蔬果产销中的科技运用情况以及园区发展与村集体的紧密联结。随后,调研团前往张岩嵛村老村,探访老旧空壳村改造与民宿产业兴起的优势条件与发展现状,并参观了晋冀鲁豫边区首府纪念馆。晋冀鲁豫边区首府纪念馆通过保护传承红色文化遗产,加强红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红色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当代青年砥砺青春壮志、厚植家国情怀,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不断奔跑,书写出不负韶华的答卷。

调研团参观齐村

调研团参观户村采摘园

调研团参观晋冀鲁豫边区首府纪念馆

7月24日下午,调研团参观了“村小标杆”霍北小学,深入了解了霍北小学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素质课程与社团服务等,深刻感受到了现代教育资源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实践运用;通过探访东常赦、西常赦村与张岩嵛村新村,了解了当地对于老旧建筑的改造与农村新型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设发展情况。团队成员了解到,随着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复兴区始终根植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乡村产业转型,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加快推进美丽复兴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调研团参观霍北小学

调研团与西常赦村工作人员交流

复兴区曾经作为邯郸重要工业区,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钢铁、煤炭、建材等产业及配套产业规模大、占比高,过度工业排放,严重扬尘污染,一些河流变黑变臭,有的山体遭到破坏,刮风天部分居民不敢开窗。不仅成为邯郸市最大的“污染源”,更制约了复兴区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复兴区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富民兴村产业,拓展乡村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未来,复兴区将进一步立足于乡村发展现状,以产业振兴点燃乡村振兴的“主引擎”,盘活利用乡村发展资源,运用好数字化载体媒介,切实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复兴积蓄全新动能。

调研团在实地走访和与各村领导居民交谈中都收获颇丰,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有了深一步了解体会。通过本次调研活动,队员们深切感悟到乡村振兴的艰辛与坎坷,体会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领略到党和国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之后的调研中,调研团将继续深入探索复兴区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为复兴区更好地利用资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挥好村集体的带头作用,团结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生态工业、农业、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多元化,在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乡村画卷,正在复兴人眼前徐徐展开。你不仅能看到绿色林海旁悦耳动人的蝉鸣,还能看到“美丽乡村”里充满希望的微笑,从不可能到可能,从旧貌到新颜,复兴向美而生,启迪着现在,也启迪着未来。

(通讯员:杨欣然 张雨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81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勤工助学中心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会议
2023年6月14日,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勤工助学中心在综B101会议室召开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会议,勤工助学中心指导老师张茜,正职负责人郑嘉欣,副职负责人宁欣迪,禤欣彤,黎紫薇以及机构全体干部出席了…
“关于食品安全,打造健康科技”暑假实践心得
“关于食品安全,打造健康科技”暑期实践心得□张子玲(生命科学学院2202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国…
烟理学子寻非遗痕迹,助推非遗文化传承
7月7日上午,延路人队探访井塘古村,参观了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为布点的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三家大院依山相连而建,门楣雕龙画虎精巧细致,建筑气势宏伟。探寻了保存完好的古石桥、古井、古庙…
烟理学子寻非遗痕迹,助推文化传承
7月7日上午,延路人队探访井塘古村,参观了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为布点的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三家大院依山相连而建,门楣雕龙画虎精巧细致,建筑气势宏伟。探寻了保存完好的古石桥、古井、古庙…
烟理学子访古城,探寻非遗文化
7月7日上午,延路人队探访井塘古村,参观了张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为布点的风格独特的古民居建筑群,三家大院依山相连而建,门楣雕龙画虎精巧细致,建筑气势宏伟。探寻了保存完好的古石桥、古井、古庙…
重人科学长三下乡实践感悟3
(通讯员:吴霜王鸿鑫)昔日的“三下乡”欢笑和努力,都历历在目。7月18号,我参加了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暑假三下乡活动,为期三天的“三下乡”,让我感受很多,受益匪浅。这次“三下乡”活动,在我的设想之中…
跨越数字鸿沟,贡献青春力量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不习惯数字化生活的老年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与外面的世界之间形成了一道“数字”鸿沟:他们出行不会扫健康码,进医院不会使用机器挂号,对线上政务办理心畏难,想用智能手机…
跨越“数字鸿沟”,跟上时代步伐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快节奏的”数字生活“也成了一部分老年人的“壁垒鸿沟”。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居民出入各类场所均需要出示随身码。小小一枚随身码,在疫情防控过…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感悟篇2
(通讯员:吴霜常佳欣)在三下乡途中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既然选择来这里就应当克服一切困难,这才能体现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更能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此次三下乡队伍有9名学生。大家既明确分工,…
“浙”里石榴别样红,和邦同心中河美——我院飞越“甬疆”实践宣讲团前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
“浙”里石榴别样红,和邦同心中河美——我院飞越“甬疆”实践宣讲团前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中河街道开展实践调研与现代化同行,共创民族团结新典范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中河街道始终以铸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