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外学子三下乡:理论颂人心,郎溪一定行

来源:安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务学院 作者:孙默雷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与宣传关于二十大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外国语学院“青春颂党”理论普及宣讲团于2023年7月5日上午前往本次暑期三下乡目的地——苏皖合作示范区和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团队与郎溪县经济开发区皖苏合作园区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7月5日上午团队成员们前往了苏皖合作示范区,与展馆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负责人向志团队成员说到“当地产业发展的背景,以及当地的特色产业。苏皖合作示范区当地的产业涵盖了众多的外地企业,吸引了许多外地的人才,并且通过与科大重工等高校合作,进行产业赋值。”从2015年郎溪县开始进行脱贫攻坚,当地重视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紧接着负责人又通过一个视频向团队成员们介绍郎溪,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众多方面介绍郎溪当地现代化建设。团队成员们也向解说员提问当地市场、对外以及传播渠道等问题。团队成员们也了解到了郎溪县政府本着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线贯彻始终,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的历史机遇。 在团队前往位于郎溪县经济开发区的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的时候,正巧遇到了会长张天礼,会长当时在组织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接下来的活动,在团队所普及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现代化发展,在当地的志愿者团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天礼说到“我们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是当地自发性的志愿组织,服务覆盖范围广,如青岛、东北等地。”会长张天礼还说到“我们本地的志愿服务团队也是相当全面,不光光由大学生组成,也有许多中年人,并且与省内许多组织有展开过许多合作。”会长还邀请团队一起参加蒲公英志愿者们接下来的志愿活动。 本次团队目的不仅是进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普及,也是通过实地的考察了解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所展现的强大魅力。在苏皖合作区与当地的工人交流了解到的当地现代化产业发展,园区的工人叔叔说到“现在啊,我们更多的需要很多的技术性工人,就即使现在年龄大,也要接受培训。”经过与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成员进行交流与研讨中,双方都意识到志愿团队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上的强大动力,从2015年郎溪县展开脱贫攻坚工程,在当地重视本地物质文明发展同时,也不忘精神文明的建设。从小小的茶叶到大大的重工零部件,郎溪县也从小小的农村也演变为大大的产业发展基地,这一路走来不仅提现了二十大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也展示了郎溪县当地的重视程度。不仅是当地生活水平的提升,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中的队友也提到“我们当地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当地在重视口袋的变化也要重视心灵的建设,志愿活动在有利于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亲社会行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让生命更有意义;有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会长张天礼举手投足间的神态中,团队成员们意识到当地非常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就是本次团队所希望听到与看到的答案。 本次在郎溪县苏皖合作示范园区之行,使团队成员们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郎溪县当地可行性。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曲折且深远,可是郎溪县让我们意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说,而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也正是这二十大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方向,才使郎溪县当地的群众坚定不移的向前看先前走。作为当代大学生用脚去丈量土地,用手去感受变化,用眼睛去眺望远方,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行动。将自己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从书纸上转化为感官上、意识上,将理论颂进人心。通过学习交流、宣传讲解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不只是艰难险阻停留于表面,而是满山花朵丰盈我们的内心。这一路的旅程让团队所有人意识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重道远,提高了我们的思想意识水平,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意识转化为行动,此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难忘的,是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将会怀揣这一抹色彩继续前进,继续探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湖南工商大学寻梦星湖数字科普队开展三下乡活动
湖南工商大学三下乡:科普数经享时代,寻访星湖反诈骗
青春智慧科普,乐享数字时代。近日,为响应国家关于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号召,湖南工商大学理学院教育关爱实践团“寻梦星湖,数字科普队”师生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星湖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
以助学圆梦,让青春起航
7月17日,临沂大学组织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小葵花课堂分队组织青岛市即墨市龙泉镇的一些学生,开展了如火如荼的为期10天的暑期线上助学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以及课程内容给予学生们意义非凡的陪伴…
清幽“兰”花,振兴“蓝”图--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翁乡桃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三下乡行动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的号召,助力翁源乡村振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翁乡桃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韶关翁源开展“三下乡”活动。7月1日至7月5日,团队成员深入多个兰花培育基地,从观摩生产车间到研究院调研访…
花果飘香富长校,集思广益助振兴
8月3日,天朗气清,阳光明媚,温柔的夏风轻轻抚过清晨的长校镇。实践队整装待发,沿着山间小道,在激动的心情下开启了第三天的行程。花果芬芳沁心脾,背后种植引思量第一站,实践队前往清流县沙坪小流域附近…
花果飘香十里,长校山水成画
8月3日,天气晴朗,惠风和畅,实践队再次启程,沿着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探寻如何借助数字赋能,激发长校种植产业和生态旅游业活力,引领乡镇产业经济稳步发展。寻种植基地,助农企双赢实践队首先来到清流县沙…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假线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凝聚青春力量,
在这个蝉鸣不止的夏天,我安静的回头,同那个充满了我青春故事的门说再见。这个夏天,我遇见了很多人,有帮助我查找问题的人,有解答我疑惑的人,有不断鼓励我前进的人,还有一路与我同行的人。我们都因怀有…
走进社区居民生活,普及惠民政策,研途团队开启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调研第一站
八月四日,早上九点,志愿者们整装待发,前往幸福路花园社区。“研途团队”为促进社区与居民的交流,推动政府下达的各项便民政策,通过与居民的交流和对话,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有助于政府和企业制定更贴…
“文化守望•非遗传承” 邂逅江苏,多彩夏日
泱泱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耀九天。如诗如画,底蕴深厚的江苏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江苏人民依靠智慧和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括许多展现劳动人民生活体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23暑假线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不用扬鞭自奋蹄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少年的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应付诸行动,即使岁月荒芜,若有热爱,亦能奔赴山海,静待艺术花开。没有目标的航行,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方向。这个夏天,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