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守望·非遗传承”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泰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孙智恒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与场所。为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7月15日,“文化守望,非遗传承”江苏小队的孙智恒同学前往贵州省荔波县进行扎染和蜡染的观摩学习。

图为扎染传承人何秀仙同志的工作室。 孙智恒 供图

扎染传承人何秀仙同志的工作室位于贵州省荔波县。孙智恒同学于上午8点到达,并看见了在门口工作的何秀仙同志。和何师傅打过招呼后,何师傅就带领孙智恒同学进入她的作坊。一进门,孙智恒同学就被摆放在柜子上的一排荣誉证书所震撼。经过何师傅的讲解,扎染就是先在布上画上图案,再用线在织物上打成结,然后进行印染,染完之后把线拆除就可以了。这其中十分令人称奇就是即使扎结出来的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之后也不会出现相同的出现。

图为孙智恒同学在和何师傅学习扎染。孙智恒 供图

扎染·蜡染的传承人陈师傅的工作室位于贵州省荔波县瑶山古寨中。孙智恒同学于下午2点到达,此时的陈师傅正在涂蜡。陈师傅向孙智恒同学讲解蜡染和扎染一样,首先要在布上画上图案。接下来有所不同的是,蜡染需要在图案上涂蜡,所有蜡要以黄蜡(蜂蜡)最好。然后将布用水浸湿,再放在蓝靛里面染色。染好色后,要将布放在含有食用碱和洗洁精的沸水中退蜡。最后固色晒干即可。

图为陈师傅在涂蜡。孙智恒 供图

经过陈师傅的讲解,孙智恒同学决定自己亲自体验蜡染的魅力。涂蜡是一个非常考验手法的技术,先要用铜蜡刀蘸蜡,然后像握毛笔一样握住铜蜡刀,然后在涂之前向后刹一下车,再用蜡刀前端涂,稍有不慎就会涂出花纹之外。

图为孙智恒同学在进行蜡染的第一步——构图。孙智恒 供图

最终历时三个小时,孙智恒同学完成了一件作品。在这之后,陈师傅还向孙智恒同学普及了瑶族蜡染的一些相关知识。一些有关于瑶族蜡染的注意事项以及生活习俗。让孙智恒同学为之震撼的是,陈师傅今年也才27岁,他的经历以及讲述,让孙智恒同学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明白了当代青年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图为孙智恒同学完成了一件蜡染作品,并与陈师傅合影。孙智恒 供图

随着我国多项非遗组织申遗成功,极大提高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打开了我们更好了解各民族的宝贵窗户。此次实践活动,让孙智恒同学收获颇多。当下应该有更多的年轻人像陈师傅一样从年轻就开始接触和传承非遗,像何师傅一样四十年如一日的传承下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71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工大学子去往大别山学习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
学习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7月23日,工大学子伴随着夏日的假期来到岳西县大别山区探访学习,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益法诗社”红色筑梦团队深入大别山区,赓续红色精神。本次实践旨在于巩固脱贫成…
湖北二师艺心助学团队:为乡村振兴汇聚青春才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开勇)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心助学团队“三下乡”赴随州市广水市驼子小学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暑期实践活动。期…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片段(第五十六篇)
8月2日电(通讯员胡俊豪)为了解决暑期留守儿童在家中无人照顾、作业无人辅导的困境,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携手南化塘镇中心小学于今日开设了暑期辅导班。为进一步丰富未成年人暑期文化…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歌传情 传递爱国之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为了以歌声传递情感,让孩子们增长爱国之心,体会国家建设成长,感受爱国情怀,2023年5月8日湖北汽车…
山高水长,前路终有光——记“绿叶成长计划”最后一日
8月2日,重庆大学学生爱心社“绿叶成长计划”实践团正式结束了在酉阳县车田乡中心校及巫溪县古路小学的暑期支教活动。在此次暑期支教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分为两批,分别前往巫溪县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两…
食“话“沟通,引导社区居民饮食新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食品安全是“现代生活条件”不可或缺的一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
湖北十堰学子三下乡:你愿意聆听我的声音吗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忆峥嵘岁月:西农学子沂南红色影视基地之行
临沂8月2日电(通讯员张琦晟)2023年8月2日,为响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磨炼坚毅的品格和精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沂蒙山区寻访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山东沂蒙红色…
弘毅自习室六六实践团队开展学生趣味自习,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弘毅自习室六六实践团队开展学生趣味自习,培养学生学科兴趣2023年7月26日为了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并创造一个充满乐趣和启发的学习环境,弘毅自习室六六实践团队于近日开展了一次学生…
苏大学子三下乡:识禁毒以护身,悟爱国而敬军
(通讯员吴翔)在我们的祖国,毒品对个人、家庭以及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因而,对于毒品的防治以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工作更要从小抓起。时值八一建军节,为了宣传禁毒知识、弘扬爱国情怀及建军精神,苏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