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情系九井沟,拜客廖河台
大学生网安庆7月13日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辛俊澎) 为深入研究考证黄梅戏起源与宿松民俗文化之间的渊源,探寻那段未曾见证的历史。合肥工业大学“松海遇黄梅”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于2023年7月13日来到了安庆市宿松县九井沟自然风景区,在参观自然风光的同时探寻九井沟传说与黄梅戏剧目《情系九井沟》的起源。稍作休整后,实践团成员又来到了廖河古戏台旧址,在北浴乡文化站站长胡心桓的带领下参观廖河古戏台旧址。
在九井沟自然风景区的参观中,实践团成员看到了峰峻石奇,峡谷幽深,水滴石穿的泉中九井和形神兼备的仙女浴池、淋漓波光的雷公潭、白练飞泻的三叠瀑布,有叹为观止的“石破天惊”、惊奇怪态的千年罗汉松,还有那至今尚无一人敢窥其颜、敢探其险的龙和大峡谷。实践团成员在沉醉于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在经过多方询问打探后得知九井沟是宿松“十景”之一。传说的发生地“西源九井”位于安徽省宿松县西北部的隘口乡,隘口乡属山区乡镇。九井沟每一井都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传说唐朝贞观年间,西源地区久旱不雨,几净人烟,周氏三兄弟为求雨下到干涸的井底探寻龙宫,雨求到了,但周氏三兄弟却永远的去了。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亲临三井凭吊三兄弟,并留下了宝贵的诗作。后人为纪念三兄弟,在三井附近建有三龙王庙,王安石的悼诗雕刻于庙内墙上。明弘治已酉年(1489年)知县陈恪曾重建三龙王庙。知县施溥也到此致祭过。九井沟传说依托宿松当地人文、时代背景应运而生,后来在黄梅戏壮大兴起之时,也有名家大手笔改编创作出《情系九井沟》的小戏。在了解到九井沟传说后,实践团成员更好的理解了黄梅戏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创作灵感。
实践团成员稍作休整后,北浴乡文化站站长胡心桓帮助实践团成员联系廖河古戏台旧址所在村落村长与书记,在胡站长的帮助下,实践团成员进入廖河村参观先前剧团留下的戏服与道具,实践团成员在村长的帮助下观看了廖河古戏台新编黄梅戏抄本。在抄本中,实践团成员得知廖河古戏台于1998年批准为安徽省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剧目《打猪草》,《于老四过界岭》这些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也都发生在廖河古戏台附近。廖河古戏台是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戏台楹联的民间戏台,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1921年《宿松县志》最早将这些传统的剧目定名为黄梅戏。前面所述的戏台两侧的以流传于当地的黄梅戏戏曲名称撰写的楹联,即为当地的戏剧爱好者贺作衡先生以当时流行的剧目《送香茶》、《西楼会》、《撇竹笋》、《过界岭》、《游春》、《余老四翻情》、《于老四打瓦》、《蔡鸣凤辞店》等写成的楹联。该联剧名相对,平仄押韵,工整优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效果,其内涵又趣味横生,意味无穷。
数百年来,在这个大众戏台上,轮唱九江高腔,上演采茶戏剧,它为黄梅戏的发展完善提供了重要条件。沧海桑田,世事反复,近五百年来,廖河古戏台一直静静地矗立在廖河岸边、宿松通往蕲春的山路之中,台上的悲欢离合,台下的民俗乡情,不断演绎着它的故事,更由于它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的重要实物见证,而越来越来受到世人的关注。实践团成员通过观摩现如今戏台的模样,畅想着当年黄梅戏火遍大江南北的景象:艺人拉胡高唱、伴奏敲击附和,时光的刻印浮现在戏台的台上台下……
经过了一天的追踪溯源,实践团成员认识到黄梅戏的发展渊源的确与宿松独特的风景人文有关。无论是风景秀丽的九井沟,诞生奇瑰的传说,抑或是地处要道的廖河戏台见证黄梅戏发展壮大。在三下乡活动的最后一站,成员们深有所悟,表示会对此次实践中所见所闻深刻思考,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宿松人文与自然风光一同宣传宿松与黄梅戏,将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亮眼的明信片。
图为九井沟溪流 通讯员 梁昱 摄
图为廖河戏团压箱底的戏服 通讯员 梁昱 摄
图为修缮后的廖河古戏台 通讯员 高飞 摄
图为部分实践团成员与胡心桓站长和附近村书记等合影留念 通讯员 高飞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48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