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更好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航空学院“追红色足迹”学生党员暑期实践队于7月19日赴新疆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谈、现场教学、录制微党课、分享研学心得、建立“红色传人”培育实践基地等丰富的形式,充分学习和体会了革命先辈、科学家在新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一、思想掌舵先行,行动稳步跟进。
7月18日,实践队举行了出征仪式,确保组织健全到位、工作协调到位、思想认识到位。为加强组织领导,实践队成立临时党支部,选举出临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支部委员,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活动高起点展开。随后,实践队集体观看了红色电影《横空出世》,回顾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光辉历程,以观影方式进行了一次有效且生动的思想动员。
二、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7月20日上午,实践队前往69240部队历史馆参观学习。该部队自1932年建立,其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为西藏、兰州、新疆的顺利解放和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革命时期的浴血奋战到和平年代的默默付出,部队广大官兵用出色的行动完美诠释了“走遍‘新西兰’,听从党召唤”的初心与使命。随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馆内主席故事园,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光辉励志的成长历程并牢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人的殷切嘱托。
7月20日下午,实践队前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聆听讲解,大家被全体西路军将士一心向党的坚定信仰和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所折服,深刻认识到西路军精神与红军精神、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领悟达西精神,促进民族团结。
7月21日,实践队来到尉犁县达西村,参观了村内的石榴巷和达西展览馆,并组织学生党员进行参观心得分享。实践队通过聆听讲解了解到,在党的关怀下,达西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各族群众艰苦奋斗、团结奋进,从盐碱严重、人烟稀少的贫瘠之地变成了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等多项荣誉的国家名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9月给沙吾尔·芒力克支书和达西村全体村民的回信时,实践队员感受到了“爱国、勤劳、团结、进取、感恩”的达西精神,立志要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挥力量。最后实践队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各族人民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四、传承兵团文化,发扬开拓精神。
7月22日,实践队前往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作为兵团级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里记录了兵团第二师这支根植于井冈山、建军渤海湾的劲旅的事迹。这支曾经驰骋战场的部队,在亘古荒原谱写出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屯垦戍边的壮丽篇章。随后,实践队在纪念馆旁的红色党建区进行了研学心得分享,大家纷纷表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们要永远铭记老一辈革命先烈,努力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强国梦贡献力量。
五、学习马兰精神,争做红色传人。
7月23日,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生“红色传人”培育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新疆马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成功举行。新疆巴州和硕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宋龙,和硕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教科局、文旅局的分管领导,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赵超,院长助理刘建平,办公室主任陆宇鹏,组织员王涛以及实践队全体队员参加签约授牌仪式。
此次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挂牌实践育人基地,对进一步推动思政育人的重要工作,扩大红色教育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为学校与新疆马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随后,实践队员前往新疆马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对烈士们的无限哀思和深切怀念。
接着,实践队前往马兰红山军博园开展研学活动。马兰军博园是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核试验基地,是中国“两弹一星”诞生地之一,是马兰精神的发源地,极大促进了我国核事业的发展。通过阅览资料与聆听讲解,实践队员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所深深震撼且感动,并且在将军楼门前,实践队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坚定了用行动践行使命、为国家国防科技事业而奋斗的决心。
六、重温东归历史,弘扬民族精神。
7月24日,实践队前往和静县东归博物馆参观学习。和静县东归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设有东归历史文化展厅、民俗文物展厅等,详细描述了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伏尔加河畔生存发展、外御强敌、东归故里的壮举以及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无不感受到世世代代的土尔扈特部人民对祖国的土地,语言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国家、不畏强权、反抗压迫剥削以及向往和平自由的伟大精神力量。
在此次学生党员赴新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分工明确,行动积极,依据不同的参观学习内容共录制了四期微党课视频,并在每天的参观学习结束后及时进行参观心得分享,巩固学习内容,相关学习成果受到带队老师的高度肯定。此外,大家一致表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讲好红色故事,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第六党支部书记叶纪元:“新疆是个好地方”,经过几天的调研与走访,我领略了西域的广大与辽阔,也看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景象。铁门关的屯垦官兵奋力建设、为国戍边,达西村已然成为多民族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新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更是激励着我们青年科研人员向前辈学习,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报效国家。
航空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孟圣奇:本次新疆之旅令我收获颇丰,在这些地点参观结束后,我深深地被革命前辈们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所震撼。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祖国核事业工作者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这让我想到老一辈航空人坚定的航空报国信念。当下我们拥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完善充足的物质条件,我们作为西工大航空学院的学生,更应该在熟悉的科研领域发光发热,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刘东昊:此次新疆研学之行,我们亲身体验了新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民族团结建设、精准扶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也亲眼看到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艰苦奋斗的硕果。路上有一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们去了马兰烈士陵园,陵园是为纪念朱光亚、程开甲、林俊德等两弹一星功勋而建的。红旗飘飘,四海中华儿女为之前赴后继;平沙莽莽,多少仁人志士甘愿隐姓埋名。多少前辈在成功的路上倒下,没能看见胜利的曙光,但他们义无反顾。如果重来一次,他们依然会选择踏上这条道路。在我们国家经济尚不发达的年代,先烈们能为一腔抱负和理想付出毕生的心血,而在物质生活极大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安于现状,应该接过时代发展的接力棒,努力成长为“总师型”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9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