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遵义市“茶旅一体,引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观察团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夏婉莹

为回溯百年党史,着眼现在,展望未来,讴歌新时代,感悟遵义会议精神的精神内核与浙大西迁“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青岛科技大学赴遵义市“茶旅一体,引领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观察团于2023年7月13日至14日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开展“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学习、继承与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和伟大西迁“求是”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绘出青春画卷、书写青春底色。

如果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那么遵义会议无疑是篇章中的点睛之笔,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在历史洪流中应运而生的伟大事件。遵义会议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生动力”,其精神内涵主要是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团队前往遵义会议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寻访“红楼”、走进展馆,在馆藏展品中了解革命历史,在绘有宣传标语的门板上体会红色精神,在行走中感悟“转折之城”的精神力量。金色的鱼钩依然熠熠生辉,那件破烂不堪的棉衣胸口时至今日仍有一团革命烈火正熊熊燃烧。

走出会址,团队乘车来到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岗前,这里便是红军烈士陵园,当地人尊称它为“红军山”。1953年,为了纪念在长征中光荣牺牲的红军烈士,遵义市人民政府把77座红军坟墓集中迁到这里,并在这里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刻着“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它镌刻着红军烈士们的光辉历史。纪念碑的四周还镶嵌着28颗星,寓意中国共产党28年的抗战历程和遵义会议永放光芒。

浙大西迁被人们称为“文军的长征”,师生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辗转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跋涉2600余公里,最终将校址迁到贵州省遵义、湄潭。团队成员们实地游览浙大西迁旧址,走在昏暗的教室内,踏着木板发出的“嘎吱声”,用脚步丈量西迁历史,用汗水体悟求是精神。在国难当头、物质匮乏的恶劣环境中,浙江大学师生胸怀报国之志,力克千难万险,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取得许多科研成果,培育一代“求是”学人,使浙江大学获得“东方剑桥”的赞誉,亦因抗日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赢得“民主堡垒”美称。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关键在于怀抱理想、甘于奉献、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人们。通过此次主题学习活动,观察团成员们更深层次地体会到新时代背景下青年人在学思践悟中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体悟到遵义会议精神中的文脉传承,感悟到波澜岁月锻造的伟大西迁精神。团队成员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调研体会同日常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立志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在实际生活中赓续求是精神,为推动红色文化教育献计献策,为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伟大西迁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3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参加西部计划教育展馆

【教科】我院组织参观西部计划教育展馆为加强青年学子对我校西部计划工作的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3月27日,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文华苑参观西部计划教育…… 王海燕 杨鑫淼 吴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

为增强全院师生对睡眠健康的认识,倡导科学睡眠理念,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分工会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在4#C121开展了第二十五个“世界睡眠日”义诊活动。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和耳鼻喉科的…… 吴依凡 王婧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学习教育启动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3月25日,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在4#C214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迎秋主…… 毕延琛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

为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推动安全工作落实,3月20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221组织开展全体教工安全教育专题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党委书记王迎秋主持。党委副书记吴…… 刘雨佳 李晓斐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时

【教科】我院“红途铸梦”服务队赴黄山路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致敬时代楷模”社区实践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榜样力量,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3月8日,教育科学学院“红途铸梦”服…… 杨佳美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

3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在西校区北操场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嘉年华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大一和大二年级同学,共组建8支队伍,每支队伍由8名同学组成。本次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巧妙融合,…… 徐源璐 吴依凡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开展“绘心绘意 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

为引导同学们探索内心世界,释放情绪压力,实现心灵的疗愈与成长,3月1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4#C121开展“绘心绘意愈见美好”心理绘画疗愈展。活动伊始,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评选规则,作品将从…… 毛思宇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月5日,教育科学学院在11#A601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观影活动。活动伊始,主持人就本次主题观影活动展开细致介…… 蔡梦娇 王梦涵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用心倾听,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8日电(通讯员夏哲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原志愿服务队于7月2日来到了郧阳区南化塘镇中心小学开展“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第一天校门缓缓开启,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的奔向教室,看…
“粮”辰美景好“食”光,爱粮节粮护环境
2023年7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太仓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粮’辰美景,不负‘食光’”活动。此次活动以爱粮节粮、绿色发展为内容,通过…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支教传递爱,助力学生更好成长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7日电(通讯员夏哲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原志愿服务队于7月2日来到了郧阳区南化塘镇中心小学开展“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支教是一项具有伟大使命的工作,它不仅关乎学生成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支教生活铸就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6日电(通讯员夏哲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原志愿服务队于7月2日来到了郧阳区南化塘镇中心小学开展“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而支教生活则是一次…
三下乡|安徽工业大学:保护“暖心驿站”,清洁核酸小屋
从2019年第一例新冠病例开始,疫情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曾一度被疫情折磨到带口罩都不敢出门,这场“战斗”就像零三年的非典一样,突然爆发,让人防不胜防招架不住。疫情第一年的冬天,是中国人不愿意提起的…
青山行,点亮中国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从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赴青山村“‘…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心“筑梦”,未来可期
为了加深家长对于志愿者老师们的信任,方便志愿工作的开展,保护学生安全,2023年7月1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志愿者们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黄柿君安希望小学,开展“筑梦”义务支教…
教育之光,支教感悟:在支教的时光里,见证成长与美好
教育之光,支教感悟:在支教的时光里,见证成长与美好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与我的支教团队度过了一个月的宝贵时光,踏上了回程的路途。这段支教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而珍贵的体验,让我收获了许多感悟与启示…
致敬烈士:再观十二桥烈士
为了缅怀先烈,致敬英雄,2023年8月3日,我又特意去往了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公园里的十二桥烈士墓。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内的36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杀害于通…
凝聚青春之力,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随着智能设备普及,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便捷工具,而当老年人面对功能日趋复杂的智能手机和五花八门的手机App,学习使用手机成为了他们新的“挑战”。为帮助社区老年人融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