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催生了水网交通的业态变革,新一代航运系统恰逢其时。作为水之子,自应跟随国家脚步,充分利用信息化专业知识,依托河海大学顶尖水利技术,为国家水利航运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水网建设的战略要求,也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一代青年人的五四寄语,要不畏艰险,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中。近日,河海大学“护水巡航—智慧水利与运河生态治理实践调研团”在信息学部党委胡井军副书记、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王汝鹏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扬州等地开展绿色智慧航运实践调研。
紧随总书记足迹,学习现代化水利工程
为进一步学习我国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成果,实践调研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来到江都水利枢纽。江都水利枢纽既是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首站,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被誉为“江淮明珠”。实践团紧随总书记足迹,来到南水北调东线展馆,深入学习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建设和发展历程。成员们了解到“北缺南丰”是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显著特点,因此南水北调工程对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有着重要意义。
观看多媒体短片
实践团在讲解员引导下,观看了多媒体数字化展片,并站在南水北调展示馆沙盘前,详细了解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情况,不时互动发问。
学习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一江清水顺利北送,抽水站功不可没。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7年来,江苏累计向省外调水超47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骆马湖的蓄水量。该枢纽主要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闸、3座船闸以及输变电工程、引排河道等组成,共装机33台套,容量55800千瓦。调研团成员来到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第四抽水站工程运行现场,7台机组全力运行,护送南水一路拾阶北上。成员们了解到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已实现了“一键启动”、“一键调水”的智能调度系统。数字孪生平台、智能优化调度系统和精确的数据监测,无不展示着我国水利创新事业的累累硕果。
实地考察第四抽水站
此外,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还参观学习了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数据中心、源头纪念广场、咏源文化长廊、水闸科普园、淮河归江文化园等室内外场所,综合运用工程实物、模型、展板、手册、多媒体、知识讲座和互动体验设施等多种形式学习我国先进的水利创新成果。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学习,看到了水利行业的新发展、河湖面貌的新变化、水文化遗产的新传承,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水利行业的生动体现,领悟到作为水之子的自豪与担当。
一泓清水北上
实践团在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枢纽
依托信息化知识,参与管理水利创新
在充分学习我国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实践团成员决定聚焦于智慧航运系统,利用信息化专业知识,参与水利技术创新。实践团来到扬州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学习并实地操作了全国首个区域船闸群远程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以新一代智能航运信息技术为抓手,坚持数字化、平台化、产业化路径,以创意为驱动,通过核心技术引领,加快信息技术与航道、船闸、港口的融合。该系统不但大大提升了我国的航运效率,还是一项造福于民的重大举措。船舶过闸效率直接关系到航道网畅通,影响经济运行和稳定。在智慧航运体系下,船民省去了昔日动辄数月的放闸时间,直接在“便捷过闸”app上进行过闸登记、缴费,锚地还配套建设了自助岸电接线桩、智能供水桩、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垃圾分类自主接收装置等智能设施,为过往船民们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智能水上服务区”。
学习操作统一调度系统
调度系统界面
国家水网当下的建设重点在于物理水网与数字水网之间动态实时的信息交互,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水网监测感知能力及调度能力的智能化、精细化和一体化。在系统深入学习智慧航运相关技术条件下,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王汝鹏副教授带领实践团成员进一步细化学习相关领域,深入调研,为智慧船舶管控、联合调度一体化、联动数据分析等实际痛点建设建言献策、献智出力,展现河海学子担当。
实践团与专家深入学习探讨
远程集控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联结,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加深水利航运相关企业与河海大学的密切合作,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青春活力,信息学部党委胡井军副书记与扬州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签约共建河海大学社会实践基地。为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激发他们对水利事业的热爱与创新。让同学们将自身专业技能与智慧水利相结合,依托河海大学的顶尖水利技术,为国家水利航运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调研运河生态治理,探索绿色低碳转型
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充分发挥航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优势作用,促进航运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全球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团登上工作艇,深度调研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负责人强调了国家水网建设对一带一路重要发展战略的关键作用以及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国际贸易中,逾85%的货物通过航运运输。在当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背景下,航运因其低成本和绿色低碳等优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伴随着智慧港口建设不断提速、北斗系统在水上的应用更加广泛、数字航道的梦想照进现实……科技创新促进了水路交通质量、服务和效益的提升,成为水运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艇上深入学习运河文化
航运业是全球贸易的生命线,实现脱碳目标首先要探索低碳转型,发展绿色航运。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引领,实践团来到了位于京杭运河与长江干流交汇水域处的灯塔公园,登塔调研绿色现代航运的发展成果。负责人介绍到,绿色航运不仅是指在经营时注意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结合,更重要的是强调航运效益和环境的相互协调,使之可持续发展, 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港口船舶以及日常管理,使其节能高效的航运,从而能够做到不因当代人的急功近利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福祉。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的环境共生型的航运管理系统,其本质上是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内涵的航运模式。
实践团在灯塔公园
在灯塔公园俯瞰长江与运河交汇处
该航段开展沿线航道疏浚和生态岸线修复工作,形成了多元化生态滨水空间,打造水运绿色生态廊道,营造出“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和美状态。
智慧水利展新态,学科交叉启新篇
在艇上会议室,调研团成员与港航事业发展相关中心的领导、校友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座谈。领导、校友们与实践团成员分享了当下智慧水利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自己的经验与见解,他们与调研团成员分享了在港航管理领域的成长历程,并热情介绍信息化建设时代所需的多学科交叉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寻找更多合作的机会。与会的校友们也带来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独到的思考,鼓励年轻一代的河海学子秉持创新精神,为水利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指导教师与运河领导人交谈
实践团成员在艇上与领导人、校友们交流
百年水利,泽润中华。此次实践调研活动体现了水利工作者对于国家战略发展的责任和担当。作为水之子,河海学子必将专业知识与河海大学顶尖水利技术特色相结合,为国家水利航运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研究部署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擘画国家水网建设”的号召。
一江清水北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9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