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题材广泛,深受群众的喜爱。一张纸,一把剪,千刀不断、线线相连,剪出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刀味纸感,油然而生。
据此,实践团成员响应团中央“三下乡”中“文化下乡”的号召,于2023年7月,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南京探寻剪纸文化实践小分队前往南京市非遗体验中心近距离参观剪纸文化,并且在相关工作人员带领下进行一系列工艺实践项目,积极走近非遗文化,推动非遗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革新变旧、继往开来。让我们跟随实践团的脚步,感受南京剪纸艺术的魅力。
据实践团了解南京剪纸主要流行于江苏省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据清代道光年间甘熙所撰的《白下琐言》等史料记载,南京剪纸在明代初年已十分流行。20世纪50年代,南京民间剪纸生产合作社和民间工艺厂先后成立,制作剪纸并出口外销。2009年,南京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1952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主要以张吉根与吴山为主,武志方、喻继高、芮金富、钱仲章等参与的,以郭沫若“百花齐放”诗集为主题创作的南京剪纸《百花齐放图集》,郭沫若为此书题写书名并赋诗:“旧说东风似金剪,今看金剪运东风。百花齐放翻新样,万紫千红庆大同。”
通过此次南京非遗馆的游览,体验到了南京剪纸极为突出的个性特征,它融北方剪纸的粗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为一体,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艺术形式优美异常。南京剪纸的传统品种主要包括喜花、斗香花、门笺和包括鞋花在内的刺绣花样等,其中的“斗香花”刻纸在全国独一无二,是一种天才性的创造,充分体现出南京剪纸的独特风格,丰富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宝库。南京剪纸创作时不用画稿,起剪后线条连绵不断,犹如“一笔画”,一气呵成,技艺十分高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化传承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具有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剪纸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了解并传承剪纸文化,担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5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