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培训和考核,我们终于得偿所愿作为小橘灯的一份子来到岚安支教。
在岚安的日子并不轻松,我们事必躬亲: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我们既当水泥工,又做厨师,往往刚刚上完课就得洗手做饭,学生一放学就要开会大扫除……虽然我们已不遗余力地对待这些工作,但依旧不得不与意外和忧虑做伴:今天有小朋友和家长闹矛盾不愿意回家,明天学校里有外人闯入,后天又有高年级欺负低年级……我的准备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充分,当初设想里的信手拈来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仓促的行动和强烈的无力感。当我发现我不得不为打着一个小小的火而在天还没亮的清晨叫醒其他队员、为几个孩子的小小摩擦而手忙脚乱,为自己的错误而后悔不已时,我总是会感觉——我可能并不适合这份工作。
支教并不容易,难在习惯。来到岚安我才知道了岚安不只有万里晴空,还有微生物发酵的垃圾桶、不只有连绵高山,还有黏在冰箱里的蛆……岚安很美,支教很难,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人,可当我真的需要亲力亲为地去放下教鞭拾起锅碗瓢盆,离开办公桌去刷垃圾桶的时候,我还是会退却犹豫——我,真的合适吗?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我是一个好老师吗?
(图为实践队员在带领学生,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摄)
“我不是,但我想是”,求变从不容易,成长更是艰难。不经历困难的考验,我该如何成长为孩子们所需要的老师呢?支教中的所遇到的困难始终考验锻炼着我,我牙牙学语般模仿着当年老师们教导我们的模样,将知识一点点揉碎并耐心传授给我们一样,我们也想在这些孩子纯洁的内心中播下一颗微小而坚韧的种子,即使滋养它的土地是并不肥沃,但却充满了可能性,或许有那么一天它将会穿透厚重的泥土,坚定的扎根,追逐希望的光芒。当每个艰难的问题拷打和纷扰我时,就如在我耳边低语的恶魔一般,不断无情地质询着我的决心和信念,我常不禁心生胆怯与退缩。然而我也深知,只有直面这些挫折与磨难,方能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我在一次次的困难中不断地被撕裂又不断地被重组,我相信着这条充满荆棘的支教之路将塑造出一个更坚韧、更强大的我。每一次逆境都将促进我的成长,我渴望着用我的激情与爱心,去影响和改变这些孩子们的命运。就在这一次次的磨砺中,我领悟到,我们的成长不在于改变,而在于适应。平时婉婉有仪的同学学着独当一面,厌恶唱黑脸的前辈不得不曲意逢迎,我们都是第一次站在如今的立场上,挣扎地学习那些不擅长甚至反感的东西。成长总是伴随阵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既然要求学生如此,我们又怎能拒绝呢?
支教并不容易,难在坚持。但好在有许多和我志同道合的前辈伙伴,是他们用行动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有不计回报坚持帮助我们搬运物资十余年的叔叔,有总是把饭菜留给孩子把脏活累活留给自己的罗老师,有放弃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选择再次支教的前辈 ……他们并非没有遭遇过困难,有人差点就被约谈,有人因此彻夜难眠,但却从未听说有人放弃,支教的困难就像冰冷坚硬的锉刀,无情地摩擦着一批又一批支教人,而他们的光芒也因此更加耀眼。
(图为实践队员罗老师在授课,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摄)
看着始终发光发热的他们,我不由地感到庆幸,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同样心系一个遥远的地方,一群素不相识的孩子,甚至不惜为他们奔赴千里。我想,如果说支教是将走出大山的希望埋在土地里,那么正是这么一批又一批人之间的星火相传,支教的种子才可能在无数个“岚安”破土发芽。
(图为小朋友在校门口等待开营,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摄)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支教成长的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我得以尽力帮助他们。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对于小橘灯来说,这是第15年,对于岚安的孩子来说,这是第3年,而对于我来说,这是第一年,“但这不会是最后一年。”我这么告诉自己。
(通讯员钟源,罗津)
(图为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集体照,小橘灯山区助学团队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5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