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戴婷)”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和智力支持,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要求国家加强乡村教育发展兜底保障,完善学生精准资助管理,形成覆盖幼、小、初、高、职的资助体系。采取政策上宣传,资金上支持,工作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的形式。帮助低收入农户破解生活难题,同时不断提升教育扶贫帮困水平。
图为实践队员在曾坊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干部合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雯婷 摄一、建设美丽乡村,凝聚乡镇之魂
图为实践队员在村书记带领下走访曾坊村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李祥 摄7月15日上午,实践队员前往长汀县三洲镇曾坊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当地村支部书记、村支委进行座谈交流,并在他们带领下走访家中有小孩的农户,向他们宣传国家针对低收入困难家庭的资助政策,分发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册和福建农林大学学生资助体系宣传册。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村书记、村支委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李祥 摄在与村书记和村支委的座谈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曾坊村的乡村治理是以“敬贤银行”建设为依托的,该银行名字来源于三洲镇“古进贤乡”的美称。
图为村书记讲解“敬贤银行”相关政策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李祥 摄 图为实践队员阅读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李祥 摄“敬贤银行”通过对包括热心公益、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孝老敬亲、遵纪守法在内的五项内容进行评分,鼓励村民一同参与乡村治理。道德分按照1:1的比例兑换成人民币储存在积分卡内,可用于超市的消费,购买生活用品等。
曾坊村还开展了“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提升乡风文明,美化乡村环境,传播文明理念,加强“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规范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村民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李祥 摄但同时该村在治理过程中还存在人才短缺等问题,乡村建设需要各专业人员参与,全面落实教育关怀、医疗保健、科技兴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相关政策,帮助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二、走进街道小户,普及教育资助
图为实践队员在古道村落牌匾前的合照,牌匾为“古进贤乡”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李祥 摄学生资助政策是指普通高校建立的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
近年来,国家政府不断积极探索,幼、小、初、高、职及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已日渐完善,资助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思想指导下,资助育人工作重点落在“精准”二字上。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有需要的学生宣传资助政策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钟惠 摄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学生家长普及资助政策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昊 摄7月15日下午,实践队员在指导老师带领下积极走访街道小户,宣传福建省教育厅印发的国家资助政策及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生资助政策,并向有需要的村户分发共计100册宣传册。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很多家庭对国家资助政策一无所知,即使知道也不清楚该如何申请。本次实践队在三下乡过程中关于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精准落实到户,认真有效解答村民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村民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理解和信任,凸显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普及宣传资助政策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雯婷 摄图为实践队员跟随曾坊村书记走访村中有需要的村户,向他们宣传资助政策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傅李祥 摄
教育振兴乡村。学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资助育人精准化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其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网络时代大数据信息,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宽资助育人途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灰暗贫困的环境中走出来,拥抱多姿多彩的人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