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4日电(通讯员:王思慧)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深入乡村振兴。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子积极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利用暑期时间积极参与党史教育实践活动,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交接乡村振兴大舞台的接力棒。于6月20日起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赴马鞍山“艺”述新思想理论宣讲团队前往当涂县七房村开展为期两周的调研活动并进行8天的设计创作与展示。实践队成员分为三队,由三位副队长带领所属实践队成员,分别前往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各个地方,采访调研当地村镇基层干部和民众,真正的到乡村中去,体验七房村的乡土风情,用切身经历感受二十大以来乡村振兴的切实发展,并深入了解七房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以及乡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并通过前期调研材料进行关于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设计,成员们将从展现七房村乡村振兴发展以及七房村特色螃蟹养殖产业等方面,从经济,文化和旅游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创作设计,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喜爱的设计作品,助力乡村振兴,弘扬传统文化。
图为七房村的介绍与主导产业的介绍,团队成员与之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林鑫平 供图
图为调研前期团队成员在七房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照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林鑫平 供图
图为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视觉艺术党支部部书记罗凡对实践团队及设计创作的介绍。设计作品多为视觉艺术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创作,作品体现了二十大精神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振兴等主题,中国传统节日科普绘本设计、徽州古城数字艺术设计等作品,多采用视频讲解、绘画、设计融合的形式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弘扬文化。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林鑫平 供图
图为学生赵一旭对七房村特色文化进行的IP形象设计以及logo设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一旭 供图
图为赵一旭对七房村文化的主题海报设计,分别为七房蟹灯、七房蟹苗节、七房锣鼓、七房民歌、七房龙舟、七房庐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一旭 供图
图为赵一旭设计作品的应用设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一旭 供图
在实践总结中,团队了解了更多的文化,也让团队成员延伸出更多的思考。通过本次实践,团队还为其他文化特色做出了相应的艺术设计,为其文化特色的发展与传播贡献出一份力量。
图为学生视觉艺术党支部的一名学生党员李慧正在介绍她的设计作品——徽州古城数字艺术设计。阐述了其设计主题、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成果。在李慧的眼中徽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了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文化遗产,李慧通过引入数字信息化技术到该城市的没计中,更好的传达了徽州古城的文化魅力和价值。设计融合徽州古城的传统文化、历史文脉以及地方特色。在插画上,将会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出古城独特的风貌、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 在数字信息化的设计上,将展现古城的2.5D建筑图和互动效果的地图。通过此设计并了解到城市的历史、地理和文化信息。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使得徽州古城的文化价值将被更好地传承和宣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林鑫平 供图
图为李慧的手绘设计作品,第一张是她对徽州古城历史沿革及徽州古城内的著名景观信息进行可视化的表现;第二张是她对徽州府衙建筑布局的可视化表现,其中还分析了历届知府资料,还有府内设施的可视化处理;第三张是她对于徽州古城古建筑的结构分析,其中内容包含了民居以及建筑穿插结构方式;第四张是徽州非遗的可视化处理,以徽州木雕为例创作的过程解析,使其更加直观和通俗易懂,同时表内还包含了选材工序以及学习材料等,使徽州木雕艺术更加的系统化和直观性表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慧 供图
图为李慧作品的数字插画部分,从设计素材中筛选出徽州古城建筑元素,有民居古牌坊,并结合现代插画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实践。插画故事情节依托于徽州传统民俗活动“嬉鱼灯”,汪满田村嬉鱼灯”闹元宵传统民俗起源于明朝,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既有“鲤鱼跳龙门”的寓意,也有对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期盼。最可贵的是,百余年来,村内制作鱼灯、嬉鱼灯的手艺从未间断。徽州古城,老人制灯,青壮年嬉大鱼灯,小朋友嬉小鱼灯,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一脉承着一脉,流水般源远流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慧 供图
图为李慧设计作品的衍生产品,其中包括包装、海报、明信片、邮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慧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1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