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位学者指出:“中国大陆的文化界,长期以来高举鲁迅而贬低陈独秀;在台湾及海外,则高举胡适而压低陈独秀,两者都是有欠公平的。事实上,陈独秀无疑是这一划时代的新文化运动的最重要的领导者,而鲁迅和胡适乃是陈独秀主办《新青年》时代的左右大将罢!”我的独秀园之行,正是在旅途中偶然读到这段妙文之后而辗转成行的。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徽安庆,1942年5月27日病逝于四川江津。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一至五届中共中央总书记(委员长)。
独秀园坐落在陈独秀的故乡安徽省安庆市郊大龙山下,占地面积1.37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0.39平方公里,总投资约8000万元人民币。现在,独秀园已成为兼有纪念、教育、游览、生态、研究等多种功能的富有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名胜区,成为国家级重要人文景观、红色旅游基地、光荣传统教育基地和陈独秀思想研究基地。
独秀园园区分为“陈独秀墓园区”和“陈独秀纪念馆区”两大部分,我们光临时可以参观到的,只是已经竣工并对外开放的“陈独秀墓园区”部分。“陈独秀墓园区”的景致依次为:入口广场、“惊雷”浮雕、独秀牌坊、墓道、陈独秀雕像、《新青年》雕刻、纪念水池、陈独秀墓冢和陈独秀生平陈列室等。
巍然耸立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独秀牌坊,为六柱五门三层冲天柱式汉白玉石牌坊,显得那么的落落大气、器宇轩昂。牌坊门额上“独秀园”、“科学”、“民主”的石刻题字,用的是陈独秀的手迹。这让人想起陈独秀们当年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科学”与“民主”)这两位“先生”而于无声处起惊雷的先行者形象,想起“先哲”、“先驱”等关键词字眼来。就有一阵感动,就快步踏响空谷幽冥的墓道回声,走进独秀园、走进陈独秀深处……
《新青年》雕塑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因为这本杂志是陈独秀最为辉煌的“人生代表作”“。雕塑的正面,是一本由陈独秀主编的第二卷第一号《新青年》杂志的模型,从封面上的要目栏里,我们可以读到如胡适、李大钊等如雷贯耳者的名字,引发游人的遐思;雕塑的背面,则是一本已经被打开的《新青年》杂志,那一页上鎏金雕刻着的,正是陈独秀写于一九二五年九月十五日的力作选句《敬告青年》:”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去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又给人们许多启迪与深思。
独秀园中最为举足轻重的景观,莫过于陈独秀墓冢了。没有长长的碑文,只有”陈独秀先生之菜“几个大字,似乎也没有去麻烦别人题写,而是采用电脑放大制作的书法家欧阳海的字迹,除此之外碑上再无其他文字,平凡而伟大得一如他生前那样。关于陈独秀墓冢,确实是好事多磨,先后经历了:1943年四川江津县大西门外鼎山之麓康庄”独秀陈先生之墓“、1989年江津县政协主持重修的”独秀先生之墓“、1947年陈独秀之子松年,将其灵柩从江津运回家乡安庆,与原配夫人高晓岚合葬于安庆市郊十里铺叶家冲的”先考陈乾生“化名之墓、1979年陈独秀诞辰100周年时,由安庆市补助经费,以陈松年作为后代,重立新碑修建的”先父陈仲甫、先母高氏之墓“;1981年遵照中央办公厅在批转陈独秀外孙张军的人民来信中的指示修建的”陈独秀之墓“、1999年遵照中央办公厅督查室派刘国能、羿福珍两同志来安庆传达曾庆红、李铁映同志对修建陈独秀墓的批示之后修建的包括13项工程的现在独秀园中的”陈独秀先生之墓“。
在陈独秀墓冢前伫立拜谒,我的脑海中只有”盖棺定论“这四个字最为强烈,这是因为如此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居然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一直未能”盖棺定论“,实在令人遗憾。不过现在好了,不但有了姗姗来迟的”盖棺定论“,而且还是由极为权威的毛泽东来定的,并有一段深藏于陈独秀陈列室里的鲜为人知的”毛主席语录“为证:”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它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如此说来,岂不是说”没有陈独秀的集合,就没有共产党的成立“了吗?如是,这则是我此次独秀园之游最大的收获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3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