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由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的“红心向党,筑梦青春”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开展了359旅纪念馆的参观活动,本次活动使我们在参观的同时不断了解359旅军士的谋略、气魄和血腥,我们见证了一个个从不可能变得有可能,更见证了新疆从贫瘠到如今发展兴盛的历史。
拿着免费的门票一行人步入359旅纪念馆,进入纪念馆最先看到的是王震将军雕像,王震将军是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1958年7月王震将军创建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且在同年10月创建了坐落于新疆阿拉尔市的塔里木农垦大学(塔里木大学)。再远处纪念品购买处售卖的纪念礼品与疆内特产精美的包装在灯下熠熠生辉带有明亮的色彩令人心驰神往,在纪念馆深处我辗转在一个个展馆之间,一件件陈列的文物和旁边的文物介绍使我的思绪不禁穿梭于那个炮火纷飞、血肉交织的历史岁月,从卢沟桥畔、宛平城内响起抗日的第一声枪响到后来经历的抗美援朝战争和内战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华儿女协同一心,共进同退,虽然我们付出了血泪代价但我们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革命先烈是一面鲜艳的红旗,一座不朽的丰碑。359旅纪念馆和众多全国各地的烈士纪念馆是一个个巨大的花环,它们让我们铭记我们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更寄托了人民对先烈的无尽怀念和哀思。
再深入纪念馆内陈列的一项项农业新技术不断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以及兵团的发展历程,一个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和一个个充满艰辛的故事让我不禁潸然,老一辈人吃的是粗粮,穿的是粗布军衣,住的是地窝子,甚至连一辈子一次结婚的婚房也没有,出门基本靠走路,他们为了兵团事业做出的牺牲是我们无法体会的,也是不能想象的。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放下了革命的武器,拿起了生产的武器,从此开始了屯垦戍边,发展祖国边疆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戈壁上开辟出了绿洲。“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是王震将军写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赞美诗,也是359旅昨天和今天的真实写照。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王震将军像前进行了合影留念,迈着沉重的步伐我们走出了359旅纪念馆,短短两个小时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正是有了王震老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新疆农业和工业的坚实基础,作为新一代的塔里木人,我喜欢这里坚毅的胡杨,向上的白杨和柔韧的红柳,这里高楼林立,道路宽阔,银棉似锦,谷丰果蜜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不言难,不畏难,新开岭上建家园;能辟地,能开天,恒古荒原变良田;三五九旅续写军垦情缘,风风雨雨坚持屯垦戍边,艰苦奋斗我们带带相传,塔里木精神书写壮丽的诗篇。《我们是自豪的十六团人》唱出了兵团发展的真实写照。
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发扬胡杨精神,将革命先烈们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中华儿女将永远不会辜负革命先烈们给予我们的厚望,必将再度继承老一辈革命者的事业,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文/胡妍秀 摄/王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91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