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涡阳县曹市镇辉山革命烈士陵园,绿荫匝地。陵园前的云梯旁,树荫下,坐着三三两两的村民,他们在一起时而聊着生活中的琐事,时而谈论国家发生的大事,享受着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
高大的树木全都披上了盛装,叶子在耳旁沙沙作响,好像争着向记者诉说烈士们英勇抗敌的故事,又好像在说这处烈士陵园经历了几多风霜。
“辉山”的由来
辉山脚下,一所小学里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与辉山革命烈士陵园相应成景。下课了,孩子们在烈士的周围嬉耍玩闹,让这些逝去的人显得不那么孤寂。
透过牌坊,辉山之巅的纪念塔巍峨耸立,通往纪念塔的是一条整洁的石板云梯,云梯两侧翠绿的松柏像一位位忠诚的哨兵守卫着这片土地。
沿阶而上,微风徐徐,守卫陵园近30年的侯传宇手持钥匙微笑着迎接大家的到来。不仅守卫陵园,对陵园的历史,他也如数家珍。
1944年8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率第十一旅和第九旅主力挺进津浦路西,在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我十一旅和分区所属部队在收复路西根据地的战斗中,牺牲300余人。
1945年12月,在原灰山建成烈士公墓。为纪念革命烈士,当时雪涡县人民政府于当年12月6日颁发布告,决定改“灰山”为“辉山”。1994年,值辉山烈士公墓建成49周年之际,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兼第十一旅旅长,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济南军区政委肖望东、南京军区副政委赖毅等亲自来此悼念,张震亲笔为“辉山革命烈士陵园”题写园名。
时至今日,纪念塔上当时刻的“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金色大字仍很清晰。塔基四周安葬着24名抗日烈士。塔前、左、右建有碑亭四座,镌刻着彭雪枫师长传略和300余名烈士的英名,寄托着边区人民和四师官兵的敬仰、怀念之情。陵园内大门为牌坊式建筑,镶嵌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题词。
半个世纪历经8次修缮
“1945年7月该陵园奠基,1945年底竣工。”曹市镇党委宣传委员朱源告诉记者,辉山革命烈士陵园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经历了8次较大规模的维修,目前该陵园主要建筑有纪念塔、公墓、石碑、护碑亭、看守房和史料陈列馆。
1946年,我党政军西撤至豫东,国民党地方武装推倒碑亭、牌坊,砸毁碑记、匾额,辉山烈士陵园被严重破坏。记者在朱源的引导下看到,陵园内两块民国和清朝时期高大的碑记上还有明显的裂痕。
1948年秋,雪涡县青疃区区长丁名先带领地方群众对陵园进行清扫、整理,把砸断的碑记用扒钉扒好,重新竖起。将砸碎的碑、匾妥为收藏,补栽、扶植了毁坏的树木,辉山烈士公墓得到初步维修。
1964年,阜阳行署拨款15000元对陵园进行了修复,重建了纪念塔,栽植了松柏,在园外增盖了3间房屋,用于对陵园的管理。
1979年,涡阳县政府拨款20000元用于修复四座碑亭,后因故将原花墙改建为实墙,整修了石阶,仿制了三块碑记。
1992年省民政厅拨款15000元,由县民政局负责维修,用水泥将塔身加固,维修了陵园旁寺庙(现忠烈祠)。
1998年10月,为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和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60周年,阜阳市、涡阳县拨专款对陵园进行维修,将陵园外一处庙院改建为纪念馆(忠烈祠),在馆内布置了反映军民团结抗战的历史图片,陈列着被国民党反动派砸毁的碑记、匾额。
2004年7月,为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60周年,涡阳县民政局、曹市镇镇政府筹资10万元,对辉山革命烈士陵园再次维修,并按原貌修建碑亭一座,更新、增添了忠烈祠内展览的内容。
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由新四军老战士、离退休老干部等共同捐资,对陵园进行扩建,修建了石板云梯、纪念牌坊。
2010年,涡阳县政府对陵园内道路、公厕进行改建,对建筑物进行翻新,使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流传在陵园内的动人故事
陵园守卫者侯传宇说,前些年,每年的清明就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兵结伴而来,手持花圈,拎着好酒,捧着鲜花,在陵园内共同悼念逝去的战友。辉山烈士陵园的建造者丁永年早些年也埋葬于此,意欲陪伴英灵,他女儿则每年带着竹叶青以敬先人。“这些人的虔诚与严肃,非常让人感动。”侯传宇平静地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老兵最年轻的也有90岁左右的高龄,“这两年,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了。”侯传宇感叹道,听说,他们大多数已经逝世,还有少数老兵行动也不再方便。
2007年的一个下雨天,一位河南人辗转来到辉山烈士陵园寻找父亲的骨灰。此人告诉侯传宇,为了实现家人找到父亲的愿望,他已在全国奔波了好几年。
在陵园门前至今还矗立着一棵年代久远的大树,树心已空,树冠也只剩下一小部分,村民说,这棵树两次被雷劈中,但它总是能在次年春天,在大家的期待中冒出嫩芽。于是,村民相互传说,“陵园内的树木和陵园内的英烈一样,都有着顽强的精神”,这更平添了大家对陵园的敬畏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8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