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参观涡阳县曹市烈士陵园有感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吴金伟

6月的涡阳县曹市镇辉山革命烈士陵园,绿荫匝地。陵园前的云梯旁,树荫下,坐着三三两两的村民,他们在一起时而聊着生活中的琐事,时而谈论国家发生的大事,享受着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

高大的树木全都披上了盛装,叶子在耳旁沙沙作响,好像争着向记者诉说烈士们英勇抗敌的故事,又好像在说这处烈士陵园经历了几多风霜。

“辉山”的由来

辉山脚下,一所小学里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与辉山革命烈士陵园相应成景。下课了,孩子们在烈士的周围嬉耍玩闹,让这些逝去的人显得不那么孤寂。

透过牌坊,辉山之巅的纪念塔巍峨耸立,通往纪念塔的是一条整洁的石板云梯,云梯两侧翠绿的松柏像一位位忠诚的哨兵守卫着这片土地。

沿阶而上,微风徐徐,守卫陵园近30年的侯传宇手持钥匙微笑着迎接大家的到来。不仅守卫陵园,对陵园的历史,他也如数家珍。

1944年8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率第十一旅和第九旅主力挺进津浦路西,在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我十一旅和分区所属部队在收复路西根据地的战斗中,牺牲300余人。

1945年12月,在原灰山建成烈士公墓。为纪念革命烈士,当时雪涡县人民政府于当年12月6日颁发布告,决定改“灰山”为“辉山”。1994年,值辉山烈士公墓建成49周年之际,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兼第十一旅旅长,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济南军区政委肖望东、南京军区副政委赖毅等亲自来此悼念,张震亲笔为“辉山革命烈士陵园”题写园名。

时至今日,纪念塔上当时刻的“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金色大字仍很清晰。塔基四周安葬着24名抗日烈士。塔前、左、右建有碑亭四座,镌刻着彭雪枫师长传略和300余名烈士的英名,寄托着边区人民和四师官兵的敬仰、怀念之情。陵园内大门为牌坊式建筑,镶嵌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题词。

半个世纪历经8次修缮

“1945年7月该陵园奠基,1945年底竣工。”曹市镇党委宣传委员朱源告诉记者,辉山革命烈士陵园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经历了8次较大规模的维修,目前该陵园主要建筑有纪念塔、公墓、石碑、护碑亭、看守房和史料陈列馆。

1946年,我党政军西撤至豫东,国民党地方武装推倒碑亭、牌坊,砸毁碑记、匾额,辉山烈士陵园被严重破坏。记者在朱源的引导下看到,陵园内两块民国和清朝时期高大的碑记上还有明显的裂痕。

1948年秋,雪涡县青疃区区长丁名先带领地方群众对陵园进行清扫、整理,把砸断的碑记用扒钉扒好,重新竖起。将砸碎的碑、匾妥为收藏,补栽、扶植了毁坏的树木,辉山烈士公墓得到初步维修。

1964年,阜阳行署拨款15000元对陵园进行了修复,重建了纪念塔,栽植了松柏,在园外增盖了3间房屋,用于对陵园的管理。

1979年,涡阳县政府拨款20000元用于修复四座碑亭,后因故将原花墙改建为实墙,整修了石阶,仿制了三块碑记。

1992年省民政厅拨款15000元,由县民政局负责维修,用水泥将塔身加固,维修了陵园旁寺庙(现忠烈祠)。

1998年10月,为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和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60周年,阜阳市、涡阳县拨专款对陵园进行维修,将陵园外一处庙院改建为纪念馆(忠烈祠),在馆内布置了反映军民团结抗战的历史图片,陈列着被国民党反动派砸毁的碑记、匾额。

2004年7月,为纪念彭雪枫将军殉国60周年,涡阳县民政局、曹市镇镇政府筹资10万元,对辉山革命烈士陵园再次维修,并按原貌修建碑亭一座,更新、增添了忠烈祠内展览的内容。

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由新四军老战士、离退休老干部等共同捐资,对陵园进行扩建,修建了石板云梯、纪念牌坊。

2010年,涡阳县政府对陵园内道路、公厕进行改建,对建筑物进行翻新,使陵园面貌焕然一新。

流传在陵园内的动人故事

陵园守卫者侯传宇说,前些年,每年的清明就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兵结伴而来,手持花圈,拎着好酒,捧着鲜花,在陵园内共同悼念逝去的战友。辉山烈士陵园的建造者丁永年早些年也埋葬于此,意欲陪伴英灵,他女儿则每年带着竹叶青以敬先人。“这些人的虔诚与严肃,非常让人感动。”侯传宇平静地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老兵最年轻的也有90岁左右的高龄,“这两年,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了。”侯传宇感叹道,听说,他们大多数已经逝世,还有少数老兵行动也不再方便。

2007年的一个下雨天,一位河南人辗转来到辉山烈士陵园寻找父亲的骨灰。此人告诉侯传宇,为了实现家人找到父亲的愿望,他已在全国奔波了好几年。

在陵园门前至今还矗立着一棵年代久远的大树,树心已空,树冠也只剩下一小部分,村民说,这棵树两次被雷劈中,但它总是能在次年春天,在大家的期待中冒出嫩芽。于是,村民相互传说,“陵园内的树木和陵园内的英烈一样,都有着顽强的精神”,这更平添了大家对陵园的敬畏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8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先辈热血撒战场,赢得生前身后名
三天时间如白驹过隙般划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E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说起我们这些大学生,空有书本知识。我们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基的确可以锻炼人,…
观红色景点,传革命精神
本次三下乡让我明白三下乡为的是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好地适应以后的社会,贿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
左脚迈向城乡路,右脚迈向致富路
【左脚踏入城乡路,右脚迈向致富路】为推动城乡联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023年7月6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前往枣庄峄城区峨山镇参观乡村扶贫产业,该扶贫产业以生产婚礼礼服为主…
青春三下乡,城乡共发展
【青春三下乡,城乡共发展】7月7日上午,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团到峄城区峨山镇左庄社区,开展红色宣讲,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实践小队成员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在指导老师及队长…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访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短短几句诗,写出了当时战士们对抗战胜利的决心。今年是抗战胜利的78周年,在结束了抗战之后,中国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站起…
安徽学子三下乡:热心志愿者,帮助你我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在大学校园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本文将介绍我个人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的经历和收获。我是安徽…
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探索感悟先进科技,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切实提升共青团实践育人质量,促进产教融合…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童心港湾,爱入夕阳”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队实践事迹
黔南医专“童心港湾,爱入夕阳”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队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医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在社会大课堂中“悟初心、铸医魂、察民情、做贡献”,…
知法守法用法 和平和美和谐
这次得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横幅宣传,地点位于一所幼儿院。“和平和美和谐”这六个字眼,我觉得这六个字眼小朋友们应该特别得熟悉。那他们就会思考“为什么前面还有字呢”。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个其实是…
山西农业大学“三下乡”: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绽放青春光彩(图)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团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