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实地调研非遗文化 创意助力文化传播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赖震修 邹逸凡)7月9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黄梅县文化馆,深入调研非遗文化,助力创新传统艺术的传播形式。
实践队队员采访了黄梅县文化馆馆长、黄梅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袁益平。袁益平首先对黄梅县文化馆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围绕黄梅县的黄梅戏、黄梅挑花、禅宗祖师传说、岳家拳四张国家级非遗名片讲述了自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方面印象深刻的经历。针对黄梅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袁益平总结了目前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当前黄梅县非遗保护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愿景。
他指出,应该继续挖掘更多县级的非遗文化项目,但首先仍应以传承为重,尤其是在传承人培养方面,更需建设一支意志坚定的传承者队伍。“继续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进程,并以此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反哺黄梅非遗项目的传承,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袁益平说道。他深知在当前技术背景下打造数字化文化馆的必要性,为打好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组合拳”不断提供新的模式方法,但身处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的县城,袁益平深感创新艰难。
我院团委书记季晨昊依据袁益平指出的难点问题,积极与县文化馆开展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学院产学研转化成果,创意推进文化馆的信息化建设,整合文化资源、拓宽宣传手段,切实利用团队无人机等摄影设备,为文化馆拍摄符合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的宣传片,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助力文化馆的发展。
“深入实践才能调查到真实情况,今天的访谈让我深刻了解到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问题,也让我从实际了解到对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能够利用我们的知识去帮助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播,真的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实践团队员邹逸凡在帮助宣传片的剪辑时感慨道。袁益平在交流活动的最后表示十分感谢实践团的帮助,希望在未来保持交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进共商共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7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今天是7月27日,也是我们在徐闻的第17天,在得到民宿老板娘的同意后,我们准备借用民宿的厨房,自己来做一顿海鲜大餐。我们一行人坐电动车来到了徐闻当地镇上的一个小市场,随说小,但却“……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26日,南极村在未来民生方面,首先从经济方面着手,国家要以发展经济为民生之根本,坚信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民众才能得到最根本的民生保障,有了物质基础,老百姓的购买力增强,这是的百……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也许是当前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钢筋铁骨阻隔了人的温情传递,才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的初心与使命担当,选择了独自绽放生命。我也曾幻想有没有人给我雪中送炭,“饿中送饭”,但现实总……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5日,队伍稍作修整,撰写《红色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研究》调研总结书。目的正是为了搭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平台,让青年学生在公众号上抒发爱国热情,进一步提高民族……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队伍选题通过对徐闻南极村及粤西地区红色研学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全方位红色文化教育的引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元化发展模式,使红色文化教育走进民众……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队伍调研发现,南极村作为徐闻的第一党支部,在革命史上有首创地位,有专门的讲解员对伟人事迹和革命历史进行讲解,存有大量革命史料佐证历史真实性,配备视讯会议场所供大家讨论学……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4日,队伍发现村民们大多数对于南极村的党史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外来游客对南极村的虽然不太了解,但是他们对南极村的党史有浓厚的兴趣。南极村的村民们在采访中发现他们十分乐于分享……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4日,本队伍于南极村及其周边海域开问卷调查活动。堪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启渡点的这片海域,是党用生命和热血守护的一片净海。这里也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尤其在这建……
“南极”社会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