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访“荣芳草堂”,承“大有油茶”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相约青春水源,筑梦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作者:傅嵩云 张洁

“相约青春水源,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访“荣芳草堂”,承“大有油茶”

大学生网报7月30日电(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通讯员 张洁“白云深处有人家,幽谷飘香沐露华;几缕风摇芬芳起,人间极品就数它。”2023年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相约青春水源,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重庆市南川区大有镇水源村“荣芳草堂”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油茶制作,感受当地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调研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成果。

图为“荣芳草堂”陈老板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大有油茶的历史渊源。通讯员 张洁 供图

大有油茶俗称“干劲汤”,其色香味俱全,色泽淡青,看不出油脂,闻起来清香四溢,醒目清脑。熬制工序主要分为油煎、煮茶、熬羹、铲装、酌量、烧煮六大步骤,工具用铁锅和木瓢。它的工序,是中国油茶中少有的熬制方式之一,2014年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团成员来到“荣芳草堂”,在陈阿姨的讲解和引导下,亲自体验大有油茶的制作过程。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茶山采摘茶叶。通讯员 周晶晶 供图

第一步:油煎

先取没断火的腊猪油炒出油,加入茶叶炒至茶梗发白茶香扑鼻,腊肉切丁下锅煸炒至出油,铲出备用。

图为陈阿姨为实践团成员示范炒茶。通讯员 秦妍 供图

第二步:煮茶

将炒过的茶叶倒入锅中,加入适量山泉水盖上锅盖。

图为陈阿姨为实践团成员讲解煮茶。通讯员 傅嵩云 供图

第三步:熬羹

猛火煮开再文火煮至水近干茶叶软烂,然后用木瓢将茶叶慢慢研熬成羮(即茶羮或茶粑)。

图为实践团成员依次体验熬羹过程。通讯员 张娟 供图

第四步:铲装

将制作好的茶羹铲在碗钵里备用。

第五步:酌量

根据人数酌量留存茶羹于锅中。

第六步:烧煮

掺山泉水煮沸、放盐,根据口味喜好加入鸡蛋、腊肉末、汤圆、香肠、盐菜、芝麻、花生、苏麻等。一碗正宗的油茶便烧制而成。

图为实践团成员品尝自制大有油茶。通讯员 杨诗渝 供图

大有油茶依托国家乡村振兴和本地农旅、文旅相关项目支持,将成为南川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又一个新的亮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油茶不仅是南川人民“客从远方来”的待客之道,每日劳作的“干劲汤”,更是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陈老板在“荣芳草堂”农家乐石碑前的合影。通讯员 陈竹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7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放马坪百年古井传万代,凝聚乡情书华章
(通讯员朱燕丽涂梦瑶李思颖)放马坪巷位于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办花果新村与安沟社区交界处,村如其名,相传因明末李自成率军途径此地歇兵沐马而得名。据了解在古巷中有一口距今大约400多年历史的古井。一方水…
一师学子三下乡:深入党史中 展开新篇章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段十怡袁伟杰欧阳润杰)2023年7月12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赴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洪山镇“数芸星源”党史学习教育团,以探寻党史作为学习之旅的起点踏入了一段崭新的征程。这…
进行社区整改,探索社区新风
社区整改是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了解高青县芦湖社区的整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曲阜师范大学社区新风探索者实践队深入走访了该社区,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湖北学子三下乡:让更多阳光洒落 人间
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需要亲人朋友的支持和陪伴。成长不止为了远方的黎明,一路上的风景也很重要。陪伴可以给予儿童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关心。这种情感支持有助于…
南工程学子凭吊烈士英魂,缅怀先烈伟绩
2023年7月25日消息,依托云台山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实追寻红色足迹助力圣地发展的要求。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组建了暑期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25日上午怀着沉重的心情踏入云台山烈士陵园来弘扬爱国主义,…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感悟,助力乡村振兴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社区实践志愿行,推动乡村振兴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百年历尽沧桑,一百年叱咤风云,一百年辉煌行程,一百年名扬九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的共同见证下变得越来越繁荣富…
一师学子三下乡:文明赋魂,野蛮艳魄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段十怡袁伟杰欧阳润杰)2023年7月16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赴衡阳市衡南县洪山镇“数荟星源”党史学习教育团在双林中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趣味运动会,以寓教于乐…
湖北学子三下乡:跳跃的音符,舞动的旋律
音乐,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散发着美丽的光芒,有多少情感通过音乐传递,有多少幸福的温暖通过音乐表达,音乐是平等的,但不经过学习,或许难以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以此为契机,2023年7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
一师学子三下乡:扶贫助学,了解国家助学政策
2023年7月20日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荟星源”党史学习教育团队员们在衡阳市衡南县洪山镇联合学校双林中学进行资助政策宣传。本次宣讲重点政策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安徽学子三下乡:瞻仰红色印记,追忆先辈伟绩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开始了,这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参与进来的集体活动,之所以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为了让我们预先踏足社会,了解将来所要走的路大致的轮廓。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借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