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鸿鑫)白鹤梁是涪陵段长江江心的一段天然石梁,
早年常有白鹤在梁上嬉戏、展翅,因此得名。在何伟的《江城》
一书中,他写到在涪陵师范学院工作时,自己常常来到这条江中
的石梁,并记述了其独特的文化与水文意义。为了探寻水下的奥
秘和历史的长轮,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追随历史的脚步,
来到重庆市涪陵区白鹤梁博物馆。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这些石鱼水标及题刻,
记载了长江上游从唐代至今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
资料,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变化情况,为研究长
江水文及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
因此,白鹤梁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辨识白鹤梁上的题刻,尽管历经岁月磨砺与江水冲刷,但大
量的字迹、图案依然清晰,仿佛铁画银钩即在昨日写就。水光流
动,凝望“白鹤梁”三字,我仿佛被江水带着回到过去,溯流而
上穿越1200多年的时光,望见长江的变化与江畔古城的历史。
实践团的成员也再一次感受到历史的伟大和古人的智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75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