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重大要求,当代青年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中真实感受祖国的发展,体会时代的前进,提升思想觉悟,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米脂县高西沟村,深入探究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果与奥秘,进而从中成长和学习,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023年7月17日,枫火实践团队到达了实践活动的第一站:高西沟村。高西沟村是一个深入贯彻总书记指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型示范村。2019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米脂县高西沟村考察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总书记的肯定是全体高西沟村人民的强大信心,也不断鼓励当地村民矢志不渝的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共同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当实践队员刚走进这个村子就被眼前的景物所震撼,山头连着山头,但却与实践队员们印象中的黄土高原并不一样:这里山清水秀,远处的山头上尽是碧绿的林木与草地,一块块的梯田整齐的排列在山上。没错,高西沟村对现在生活环境的评价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层层梯田绕山头,座座坝堰锁住沟,坡面林草绿被子,沟台坝地粮囤子”,生动的反映了高西沟村现下的生态景象,而这离不开高西沟村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与奋斗。
实践团队在刚开始调研时 便非常幸运地遇到一位在党五十年的爷爷,爷爷胸前佩戴着一枚鲜艳的纪念章,上面写着:“光荣在党五十年”。随即实践队员们同老党员爷爷进行了深度的访谈,访谈中老党员爷爷特别强调了高西沟村的生态治理成果离不开高西沟村人民的双手,“从历史方面看高西沟,老一代特别是我们这里的楷模常秀英的双手,她的那双勤劳的双手被贴在宣传栏里,那两只手代表高西沟人征山治水,劈山填沟,两只勤劳的双手”。不仅如此,如今的成就更是不开高西沟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一代代人接力奋斗,不屈不挠,老党员爷爷说道:“高西沟的发展离不开党,也离不开高西沟人民。高西沟村几代人务实的作风是党员干部带出来的,我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掰着指头一字一顿:“林、草、田,发展农村事业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我在延川插队时就听到过高西沟的名字,当时陕北的大寨村。看你们的梯田,都是下了功夫的。难得的是半个多世纪一直做下来。”60多年前,高西沟村民坡上修梯田,沟里打淤地坝,同时治理水土流失,总结出了闻名全国的“三三制”经验,即林地、草地、耕地各占三分之一,在之后不断的实践中又总结出了新的“三二一”模式,高西沟村在取得了生态治理的有效成果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经济型牧业为主导促进农民收入。近年来,他们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山地苹果、谷子种植等特色农业,精心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主导产业多元化,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51元,比全县平均值多出5834元,生态效益正在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高西沟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本,让群众共享奋斗成果,从把生态林留归集体经营,到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从全面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到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全体村民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做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路上“不让一个掉队”。始终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支点,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产业一定要先行。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面,高西沟将现有农产品、优势产品的发展,同高西沟现有的山青水绿的自然条件相结合,打造休闲的乡村游,争取让高西沟村民的收入再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让美丽乡村散发更多的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8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