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稻田杂草科普进程,丰富鉴定稻田杂草科普形式,方便科普项目以简洁易懂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推广,助力绿色农业新发展,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风吹稻绿,净草兴农”团队于2023年7月21日至7月28日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小组讨论等途径通力合作,收集整理了十余种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与治理方式,并以手绘的形式呈现出了杂草的整体形态与局部特征。
经过老师的审阅后,团队成员开始了伏案创作,他们将稻田杂草的特征进行放大再处理,力求通过简单的勾画给读者对不同杂草特征以直观的感受。稻田杂草多与水稻形态相似,区分特征往往潜藏在细微之处,手绘杂草并将不同品种杂草的特征部位进行重点描绘有助于辨清不同杂草品类间的差异,相对于抽象的文字也会更加的生动直观。在创作中,团队成员也会遇到不知道如何表现的细节,譬如孔雀稗的颖果为椭圆形,胚长为颖果的三分之二,仅用黑白的手绘图案难以准确表达,为了科普的准确性,团队成员在手绘图旁加了细节的标注,同时另附了完整的科普资料。
截至2023年7月28日,团队成员共计收集整理绘制八种江苏省主要稻田杂草,在绘制期间,团队成员重温了不同杂草的各类形态特征以及除草时针对不同品种的个性化方案,对于巩固团队成员的杂草知识也颇有助益。
除了手绘之外,团队还精心设计了科普海报。团队成员根据前期整理的材料,一一对应,发挥特长,展现特色。海报整体由杂草图像和文字介绍组成,框架及内容简明易懂,使得其受众更广。同时,其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更清晰地认识杂草。
此次手绘读物将会以印制成册的形式起到辅助科普宣传的作用,海报也会对外进行宣传和展示。团队认为,这将是一次将枯燥的数据与灵活的文艺创作相结合的尝试,希望通过这次尝试可以丰富传统科普形式,避开常规科普中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难以被大众理解接受的弊病,达到将杂草知识娱乐化,大众化的目的,提高本次活动的科普效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0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