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 苏东坡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记述儋州调声的魅力。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市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传统民间歌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3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最后译公里”文化双创实践队队员来到了“歌海”儋州,品“南国艺苑奇葩”,歌唱新时代新生活。
儋州调声产生于西汉时期,在中国近代得到发展,儋州调声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其主要特点为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儋州调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创作也在随之变化。“千年古韵唱响新时代”正是现儋州调声传承者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中心。
7月12日晚,实践队队员驱车前往漾月村参加“漾月塘修缮完成庆典”。未见其人便先闻其声,在距离漾月村约四公里时,实践队队员便已听到了欢快的歌声。在泥墙残瓦的老房和翻盖一新的新房并存的背景里,露天戏台上的演员们动听的歌声、热情的舞蹈、灿烂的笑容,一首首儋州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引得台下的观众热情应和。调声的队伍时而呈半圆形,时而呈圆形,时而又呈一字排开。一人领唱,一人指挥,众人同声附和。现场的氛围让人忍不住赞叹。队员置身其中,虽听不懂其中的深意,但仍不由得被那种纯碎得欢快喜悦所感染。村民们唱的不仅仅是调声和山歌,更是他们对新生活的态度,对新时代的向往。
“新建华堂新气象,全家人幸福安康;天上降春地送福,春满神州福满堂。”现场山歌对唱,山歌手临时发挥创作,表达对村落新房落成和对村民的美好祝福。山歌手将自己的心情和现场喜庆的氛围融入到山歌中,唱出的歌声犹如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摇过来呀摇过去,龙眼种靠近荔枝;荔枝果熟摘来吃,龙眼花开到几时?”以这首每个儋州人耳闻则唱的摇篮曲来结束本次庆典,许是愿在场的每一个人即使儿时为你唱这首歌的人已不在身边,也能有个好梦。儋州调声由儋州山歌演变而来,突破了山歌固有的演唱形式,编唱内容临时发挥创作,可以唱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时局形势,唱时尚风气、生产生活,无事不歌。近来振兴乡村,到处都是新的气象,人们唱出的山歌新意盎然。
“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得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本次漾月之行,实践队队员还采访了现场的表演者和观众。就儋州调声的传承与发展等,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位表演者表示,为了更好地传承传播儋州调声,他们尝试过“普通话唱山歌”、“儋州调声+流行舞”、“舞步变换”等形式。这使得儋州调声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但仍觉得少了点味道。“你觉得现在还会有年轻人看调声吗?”当我们问到这一问题时,一位观众自信满满的表示,那肯定有啊!台上的表演者和山歌手大多数都是我们普通百姓。你从大街上随便抓一个青年,他怎么都能给你来两句!调声并不难,我们唱的不过是我们生活的某一处小事罢了。我们还从一位老人那看到了一本书《儋州山歌(第四集)》,那本书上的歌,大到唱抗日,小到唱问路;远到唱盛唐,近到唱小康。
见漾月新貌,赏千年古韵,知调声新状,谱时代新章。从“单一的手勾手队形”到“舞步变换”,从“唱抗日”到“唱响新时代”。儋州调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人人都是山歌手”更是深刻体现了“人民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诗乡歌海,调声唱响。本次的漾月之行,不仅仅让队员们体会到了儋州调声的魅力,感受到了儋州人民对儋州调声的热情,也让队员们在千年古韵中进一步了解了“歌海”儋州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