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湛科学子三下乡:雷剧之音常绕梁

来源:湛江科技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作者:戴东生 李倩 骆正

“栀阳”团队的指导教师魏源良,带队到吴兆生老馆长家探访。他家离开西湖不远,单独的一栋小楼,二层和三层房间,都有书柜,有的是戏曲影碟(黄梅戏、京剧、豫剧、昆剧、越剧、川剧、沪剧、粤剧和雷剧等等),有的是音乐唱片(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刘长瑜及钱浩亮的钢琴伴奏《红灯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柴科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之类,数不胜数),有的是文学及戏剧方面的书籍,全部分门别类,精心收藏。

家里有他以前练习过的小提琴,也有一架钢琴。谈到对戏剧、音乐的喜爱,吴馆长更是舌灿莲花,手舞足蹈,一边说还一边去书橱中,寻找出自己当年想方设法购买的相关图书来,给师生们展示。

有一本是七二年购买的《红色娘子军总谱》,买的时候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他刚回城不久,借了一辆自行车,骑到湛江市里去,到新华书店一看,早就全部卖光了,唯有橱窗内还摆着一本“总谱”。他只好扯了个谎,说“我是湛江市剧团的演员,正好需要这本书,请你们卖给我好吗?”营业员不敢答应,特意请示经理,又才破例卖给他。后来年纪大了,视力不好,于是又去选购了一册90年代重新出版的大字本《总谱》,现在也经常拿出来翻看一下。

还有一本是《京剧<海港>音乐总谱》,封面有些残破,纸张也有点泛黄。他解释说,“这一本是内部使用的资料,当时只印了几百本,我费了不少的精力才淘到的!”大家都为他收藏品的丰富,深感钦佩。

吴馆长1954年出生,雷州市人。上山下乡务过农,回城当过工人,在雷州市雷剧团当过伴奏员,后来调雷州市文化馆,做群众文化工作至退休。他没有上过中学,完全是通过自考,获得了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曾经为专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改编、整理、移植剧本近百部;为百余部剧本作曲,设计音乐唱腔。经他作曲的雷州音乐、曲艺作品,分别获得过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戏剧曲艺花会、少儿艺术花会金奖。有剧本、音乐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谱写的雷剧音乐唱腔入选《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参与写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今年春天,由他作曲兼乐队指挥的大型雷剧《陈瑸》,获得了意大利罗马戏剧节的“最佳亚洲戏剧奖”和“最佳导演奖”,为雷剧的振兴和发展,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魏老师好奇地问道:“这么多年您一直坚持为雷剧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的选择啊?”吴馆长回答道:“说起来,我选择从事雷剧工作,是一种偶然,是被生活牵着鼻子走的。我年轻的时候上山下乡当知青,后来回城当工人,再后来调雷剧团当伴奏员。因为从小就爱好文学、音乐,在剧团工作后,就学着移植、改编剧本,给剧本设计音乐唱腔,有时候也写一些小品小戏,大型剧本,创作一些雷州方言歌曲和雷州音乐的器乐曲。因为早年学过小提琴、二胡之类的拉弦乐器,也喜欢听戏曲音乐和西方音乐,逐渐懂得了基本乐理和一些和声知识、配器法。在几十年给剧本作曲、设计音乐唱腔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力。就这样,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这个工作。”

“栀阳”队员小黄同学问道:“雷剧、雷剧音乐作为雷州的一种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年轻人或许不会再去观看雷剧,欣赏雷剧音乐,您希望怎么传承下去呢?”他答道:“这个要与时俱进,多研究年轻人的喜好,在新编的剧目中,注入新的艺术元素,努力贴近现实生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

黄同学继续追问:“吴馆长,您为此有做些什么努力呢?”吴馆长回答道:“在我个人的艺术创作中,我努力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在雷剧音乐唱腔的设计、作曲中借鉴我们国家其他大剧种优秀的作曲成果,放眼世界其他艺术种类。比如我平时就喜欢看舞剧、歌剧、交响乐之类的舞台艺术,争取为雷剧走向更大的传播空间做出贡献。”

师生们依依不舍,离开他家,耳畔一直回旋着雷剧乐曲,悠扬悦耳,绕梁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0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访水浒古城,续北宋新章
《水浒传》开篇词中这样写道:“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此书讲的是北宋年间水浒好汉的传奇故事,但这首开篇词却给人大笑江湖的悲壮意味。历史已然…
枣院学子三下乡【启万里红色征程 忆党的峥嵘岁月】
启万里红色征程忆党的峥嵘岁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体悟红色文化,贡献青春力量,2023年7月5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怀着饱满的热情,去往枣庄…
一师学子三下乡:踏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故事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段十怡袁伟杰何湘),为深刻学习领会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和红色故事灵魂,引领青年学子重走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铸牢红色灵魂、赓续红色血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荟星源”党史学…
重温峥嵘岁月,牢记使命担当
中国青年网泰安7月14日电(通讯员庄旭迪)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教育广大群众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党的光辉形象,激励广大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
二师支教课堂:小神童的象棋课堂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
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使命
本网讯(通讯员田爽)为探寻红旗渠风貌,宣扬前辈奋斗精神,7月10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不朽星火暑期实践团队来到安阳市红旗渠青年洞进行实地学习,传承红色文化。7月10日早上,团队经…
增“绿”聚“能”,共建未来
中国青年网泰安7月14日电(通讯员庄旭迪)2023年7月10日至16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群众同行节能降碳,构建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曲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创作的故事
作品创作…
椽承之韵,心手相传
7月9日晚上七点,隶属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的我们乘上了去往孝感应城的火车。30小时的硬座让大家肩膀酸痛,双腿浮肿,但是这些小插曲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忱。支教小分队里的每个人都在畅想…
萤火之行,助力童心成长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21日电(通讯员刘悦琳)天气逐渐变热,湛蓝的天空上,太阳公公正在站岗,火热的阳光,仿佛要将如棉花糖般的云彩融化。本着弘扬志愿精神的原则,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萤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