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了安徽博物馆,它让我想到了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我满怀着兴奋来到了这宏伟的博物馆。文物是凝结在历史遗迹、精神和物质的遗物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进步的标志。是文物能让我们了解先辈们,让我们了解我们家乡的历史。
7月15日我们到达了安徽省博物院,气势恢宏的博物院的主楼呈现的是立方体的结构简单大方干净利索。建筑物周围的景色也很雅致有水、有桥、有瀑布、有大石。走近就给人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
安徽省新博物馆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文明史陈列》还有4个特色专题陈列《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新安画派》和《江淮撷珍》。参观各种类别的陈列让人明显感受到安徽的“国韵徽风”。
徽州古建筑
说到古徽州,重重山岭包裹之下的江南灵秀之地,犹如一副丹青水墨画,粉墙黛瓦的古村落隐于山水之间……古徽州地属皖南地区,气候相对炎热湿润,建筑在伸缩与凹凸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整体的通透性比较好。民居建筑立面上多为浅色,在建筑材料上相对北方建筑更多的使用涂料、木结构、仿木结构等。徽派建筑格式。徽州建筑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一般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富家门楼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磺。徽州区岩寺镇进士第门楼三间四柱五楼,仿明代牌坊而建,用青石和水磨砖混合建成,门楼横仿上双狮戏球雕饰,形象生动,刀工细腻,柱两侧配有巨大的抱鼓石,高雅华贵。歙县渔梁镇一民宅门楼,两横枋间一幅砖雕“百子图”,画面层次所雕百个玩重形态各异,神韵毕现,栩栩如生。门楼是住宅的脸面,成为体现主人地位的标志。
安徽文房四宝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宝在文人墨客眼中不仅是工具,更是陪伴,这样的陪伴历经岁月,日久弥新。安徽文房四宝具体指的是宣纸、宣笔、徽墨和歙砚。宣纸和宣笔:宣纸和宣笔都是因安徽的宣州府而得名,据统计宣纸至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宣纸的特点是轻薄,保存时间久,因此可以说安徽的宣城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歙砚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新安画派
近百年来的画坛成就,系对古代绘画的和总结和继承。而“新安画派”专题展览,则意在向人们展示明清时期新安地区艺坛的风貌和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卓越成就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让人们通过对传统精典的回顾,得以更加深入地领会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从而了解“新安画派”禅妙的笔墨韵味及其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
江淮撷珍
这个专题陈列重点展示了安徽博物院藏部分没有在其他陈列中展出的一级文物(含2件一级甲等文物),如宋代金扣玛瑙碗、元代张成造剔犀漆盒和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琮,清代汤鹏、梁应达铁画艺术作品,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金银玉器、精美的竹、木、牙雕制品等院藏古代工艺珍品。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反映出安徽各个时期的时代风尚和审美情趣,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当我走出徽州文化博物馆后,我感觉我就像是翻完和体味一部厚重的历史文化教科书。相信洗去的是铅华,增添的是凝重,蕴蓄的是期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8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