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漫长的人类生活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作了种种手工艺。发展至今,有的已经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文化风景,而有的却面临日渐凋敝的凄凉与伤痛。6月2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竹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篾编之路上的情怀坚守。
走进篾编
社会实践队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篾匠肖友华的家中拜访,走近篾编手艺人不大的编织区域,队员们看到琳琅满目的竹编器具,肖老先生对每一件竹编如数家珍,眼里闪烁着对竹编的爱。他的双手满是伤疤,指关节变形,层层老茧又厚又硬。老人家说,编制过程中被力子割破、竹片划伤是常态,要说编制路上的艰辛,这双手就是最好的证明。但老人家也表示还要一直编下去,不编还不习惯。肖老先生告诉队员们,2018年,竹山县竹篾编织技艺入选十堰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肖老先生为我们演示了篾编的过程,同时也细心地教授队员们尝试篾编、体验篾编,并耐心鼓励队员们。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入采访了解,我们得知竹编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困境,原因主要是:一、在工业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当下,竹编器具生产制作和使用已经不能跟当前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二、掌握竹编技艺需要大量练习以及长期弓腰,这对学习者身体和心理方面需要有足够的韧性。三、当下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花费长久时间到非遗传承的手艺练习中去,非遗文化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实际上篾编纵横间的细腻与辽阔,透过毫厘间的缝隙,编织出一片通透与明净,承载着篾匠对传统手艺的眷恋。
传承实践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推进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篾编技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既是文化也是产业,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是用传统竹编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梦想,让乡村手工艺转换为指尖上的经济,“编”出致富路。作为青年一代,应该传承并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立志宣传非物质文化。
(编辑人:曾欣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37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