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岳飞精神,铸忠孝之魂
岳飞,北宋抗金名将,英勇善战,忠诚奉国。他以其崇高的品德和无私的爱国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为了传承岳飞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于2023年6月23日特意前往岳飞庙进行实践活动。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活动。
图为出发前队员合照
岳飞纪念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庙街,是以岳飞庙为依托的历史名人纪念地,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岳飞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孙中山先生说:“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忠孝传家、团结奋进、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岳飞的一生,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完美践行。华夏儿女理应大力传承岳飞文化,学习岳飞精神。
图为岳飞像与岳飞词
走进岳飞庙,历史的厚重扑鼻而来,建筑物不再只是冰冷的导向,而是具有深意的爱国符号。通过参观和学习碑刻内容,了解了岳飞一生的爱国事迹,他忠心报国、严谨治军、所向披靡,为抵御金兵入侵立下汗马功劳;他家风淳厚,严格教子,孝敬父母,为后世子孙树立了良好榜样。在这里,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同时对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图为《满江红》
公元1127年,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爆发,年少的岳飞走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相传,临行前的晚上,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勉励岳飞从戎报国。《宋史》记载:“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岳母把“尽忠报国”这四个字刺在儿子背上,是出于对爱国情怀的真诚宣示和殷切希望。岳母刺字,这个被写进教科书的事迹,如今已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奉献赤子之心、书写报国之志。
图为“尽忠报国”石板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九百多年前,抗金名将岳飞留给我们的,除了气吞山河的壮烈,莫须冤死的悲戚,还有一段精忠报国的热血家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引导孩子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展现了亮丽的青春风采、迸发出豪迈的青春激情。他们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图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岳飞精神的评价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非常重视家风建设。精忠报国,忠义传家,这就是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它传承的是社会向善的精神之钙,是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岳母刺字的故事,就是要我们重视家风,营造爱国的情怀,严于教子,廉洁齐家。这对于我们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通讯员:段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36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