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在与死亡作斗争,却又日复一日地等待,等待生的希望。这群人,近三十万。我国每年有近三十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而截至目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45800多例,仍有数以万计的患者在黑暗中踽踽独行,沉默地等待光明。
为了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的问题,提高群众对器官捐献认知率,进一步拓宽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工作渠道,为器官捐献提供更专业的志愿服务,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相应的医学知识去答公众之疑、解民众之惑,让这份阳光事业更好地发展,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予·生志愿者团队在泸州市社区、叙永县社区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开展“用日落唤起明月,予星光点亮生命”器官捐献宣传暑期社会实践。
我深知器官捐献在我国的现状,起初心里对此次活动的成功并不抱很大希望。但活动结束以后,返回来看这几天:顶着近四十度的高温在大街小巷发宣传单,在被拒绝以后,仍然面带笑意,说“期待您有空的时候来参加一下我们的活动”;跪在炽热的地面上,一遍遍为围观群众演示心脏复苏术;戴着小蜜蜂,温柔又耐心地从科普人体器官知识入手,尽可能降低人们对器官捐献的敏感度。经历了这些,我意识到此次活动并没有一个评判成功的统一标准,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器官捐献,或是让他们对器官捐献有进一步了解的意向、在小朋友心中留下了对器官捐献这个词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达到了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吧。
在社区开展人体器官知识科普小课堂时,小朋友们回答问题的热情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在开展小课堂之前,我们在社区周围进行了活动宣传,但仅少部分人明确了要来参加我们的科普课堂,所以第二天见到十几个小朋友还有一些家长时,我们都感到十分高兴,觉得前一天的努力没有白费。而小朋友们比我想象的更聪明、博学,一些人体器官的功能他们也回答地头头是道。在播放一则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与器官捐献相关的影片时,小朋友们清澈专注的眼神,让我觉得做这件事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它不在于我做这件事能不能被看到,而是这件事能不能被更多人看见,能否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共同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一例成功的器官捐献可以拯救6个人的生命,使2个病人重见光明,惠及8个家庭。如果一个生命不再意味着孤独地逝去而是更多生命的延续,我想这就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帮助人们摆脱固定思维,减少对器官捐献的误解,接受生命的既定离别,为苦苦等待的器官捐献者延续美好的祝愿。
生命的价值独一无二,死亡也并不意味着终结。
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学好知识,为以后治病救人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我们仍应该关注那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少数”群体,用我们青年人的热情、敢想敢做的态度为“少数”人发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汇聚点滴星光,为处在黑暗之中的人们点亮前行的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11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