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泱泱华夏 峥嵘岁月历历在目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潘雅娴

大学生网报乌兰浩特7月26日电(通讯员 潘雅娴)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对民族团结精神了解程度,更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 7月1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学院“民族团结,籽籽同心“暑期实践队的以员来到了少数民族众多的内蒙古地区,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的社会实践,开展宣传活动。

今天是7月2号,是我们进行暑期实践的第二天。

图为成吉思汗雕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鹏博 摄

今天很热,火辣辣的阳光穿过云层射在屋顶上,马路上,还有那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小队伍打着伞来到了有名的成吉思汗公园。一进来,成吉思汗骑在马上的雕像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他飒爽的身姿尽管是停留不动的却未减分毫,让我不由的想起了他在草原上是怎样的气宇轩昂,昂着头,挺着胸,手上的鞭子一挥,身下的马儿就风驰电掣。我看着雕像出神,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很熟悉,我突然想起来!是那个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牧民呐,相信缘分,很多时候,一眼的缘分就是一生的缘分。”这是电影里的台词,我记得清清楚楚,是那个叫小毛巾的汉族女孩先选的他们,一眼的缘分呐,成就了一辈子的缘分,即使失去了亲生儿子的父母,她们也没有丢弃小毛巾,而是为她改名那木汗,他们尽力的将那淳朴的爱嵌进小毛巾的心底,这也是后来亲生哥找到她问最重要最不离手的小毛巾还在吗?她笑了笑,不在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其实是,我选择了草原,这才是我的家,她是真的被感化了。故事的背景是三千孤儿入内蒙。这3000个孩子是从华东沿海大都市运向了少数民族,他们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夜晚,乌兰牧骑宫在光照下熠熠生光。在查阅资料后,我了解到乌兰牧骑是一支队伍,是为了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队伍。乌兰牧骑队员都十分擅长劳动,他们也更容易与牧民们打成一片。正因有了这样的经历,他们编排出来的节目也就更加真实、更加使得牧民产生共鸣。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工作,只为服务牧民。同时也增进了民族团结,他们的奉献精神,让牧民十分感动。由于路途遥远物资不足,牧民自发去乌兰

牧骑经过的地方提前备好食物、奶茶等候他们,让他们稍作休息。靠此外,他们还在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并传播到各地。他们举办展览、绘制幻灯片、放映电影等。如果说现在我们的信息来源就是网络,那他们就担当了那个时代“网络”的功能,将文化传播到各处,帮助牧民解决问题,为大家带去希望。尤其在1960-1962年间自然灾害严重时,他们带给人们精神的鼓舞、文化的激励,进而团结一心克服暂时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好转。当时邓小平总理很关注乌兰牧骑,他多次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与他们见面。

图为乌兰牧骑宫夜晚的景象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赵鹏博 摄

我们又来到了兴安博物馆,这里的红色足迹更多了。“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的大标语横在了博物馆内。在大兴安岭上确实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鏖战兴安一片天,库楚河水泪潸潸;百多忠骨遗荒野,常忆英雄去不还。”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曾经深入大兴安岭进行战斗。作为驻守在大兴安岭的部队,缅怀抗联第三支队的英雄壮举,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对于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坚定改革强军固防的决心斗志,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通过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走进历史,走过内蒙古的翻身史,随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过去,一个个文件的细致介绍,内蒙古的改变让我们感到震撼,从历史到现在,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灿烂辉煌的文化沃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总而言之我认为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应对金融危机,在风云突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讯员潘雅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9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八里途社区与武汉大学研究生团队交流学习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6日电(通讯员:司瑞涵)为进一步促进乡村儿童发展,继承发扬志愿者精神,更好的关注八里途社区孩子的成长及社区的发展。2023年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情暖京山”志愿者八里途分队在八…
传承红色基因 书写革命精神
7月6日福建医科大学“医心燃梦抱莆含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澳柄村红军207团旧址开展重走红军路,缅怀先烈,铭记红心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分为“寻找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重温入党誓…
湖北学子三下乡:粤剧的薪火相传
大学生网报7月26日广西梧州电(通讯员李尧珏)梧州粤剧作为粤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深受梧州地区人们的欢迎,于2014年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梧州粤剧是梧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受…
心系贫困生 走访希望路
为进一步明晰现今贫困生资助政策,帮助实践队成员掌握政策信息和了解实践内容,为即将进行的实地调研活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曲阜师范大学“乡村筑梦”实践队于7月24日在腾讯会议上召开了第二次线上会议,为…
鹿儿声声鸣,非遗传千古
2023年7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遗琼花”启为创新团队为了深入探究广西梧州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当地戏种类别,我们驱车近1个多小时赶往梧州市龙圩区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戏种鹿儿戏。在非遗传承人黄婆…
武汉学子三下乡:悠悠葫芦丝,乐音满童年
大学生网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龚梦格)为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培养孩子们更多的兴趣爱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26日前往龙华山党群服务中心联合…
爱心凝聚力量 助学筑梦铸人
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爱心凝聚力量,助学筑梦铸人”,主要围绕国家对于贫困生的助学政策展开。为了对受助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曲阜师范大学乡村筑梦实践队制定了详实的调查问卷供学生们填写,并在问卷发放…
红色基因进课堂 家国情怀育新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成长成为了国家长期的历史任务。因此,作为最具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我们有能力、有责任去引导好他们。同时,三下乡,是一个时代的名词。作为…
三尺讲台守初心,暑期耕耘育桃李。
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经历了从“村村办学”到“撤点并校”再到推行“小班小校”的历程。乡村教育始终存在着规模小、资源不足等诸多发展难题。聚焦破解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切实解决乡村…
助学圆梦
2023年7月2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圆梦小分队暑期实践队成员来到了河南省禹州市郭连镇进行调研走访,认真详细地了解了当地的资助政策。据悉,郭连镇政府在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对本镇被一本院校录取的优秀学子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