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泰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聆听革命事迹,筑牢红色底蕴

来源: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李家希 汪晨 徐杭

2023年7月15日,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泰州学院苏州非主城区红调暑期社会实践队”虎丘区小分队于前往夜袭浒墅关教育基地,挖掘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骄阳似火,夏日炎炎,超高的气温并没有给这次实践活动带来一丝阻碍,而是彻底点燃了他们的热情,在红色革命老兵的带领下,组员们参观着基地,聆听着红色故事,脑海中想着光辉的革命岁月。

纪念地占地面积不大,战争现场是在距纪念碑200米外的地方,纪念碑是后来被搬到现地址,并在周边加以改造,打造成了一个纪念地。

(夜袭浒墅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夜袭浒墅关纪念碑)

这场战斗是由一位曾经参加过战斗的退役老兵——陆老,来给组员们详细讲述,虽然他已经75岁高龄了,但身姿挺拔。与我们讲述起那个年代,仍然像个热血青年般,眼神里透露着无畏英勇。

(退伍老兵——陆老)

1937年,日军动用了30万军队,发动了淞沪战争,企图3个月拿下中国,但不到三个月就失败了。在1939年的11月份,整个湖沿线,包括苏州全部沦陷,日本人就派重兵把守了浒墅关火车站,显然他们也看上了浒墅关火车站。

陆老给组员们慷慨激昂地讲述了浒墅关火车站的由来及其建造在这个地点的原因。原来,当时的运输不行,而浒墅关火车站旁边的这条大运河为当时整个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战斗发生在1939年的6月24号夜里,岳飞带着一个团,用手榴弹炸死了在宿舍里休息的日本人,同时也炸毁了火车站。战斗持续了半小时就以日本人全军覆没为胜利,成功夺回了火车站。

历史写在纸上,说在嘴里,怎么样都是苍白的。陆老向我们述说当时岳飞团长带领一个团1000多人,为了不让日本人发现, 在梅雨季节,步行120多公里的泥泞小路,从镇江茅山走到无锡梅村。当时没有路灯,但士兵心中的光,没有充足的物资,但将士们心中有力量,有信仰。新时代的一切繁荣昌盛,都不能忘记曾经的先烈父辈,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岳飞同志并非直接带领一个团的人都去扔手榴弹,而是分兵三路:一路为进攻做好提前准备,一路为胜利后的撤退做好准备,还有一路去扔手榴弹,在去之前他们也经过了详细的侦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这让我们认识到要努力对待任何一件事,要有提前意识和讲究策略,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行军打仗中,完成任务要讲究策略,好的策略可以事半功倍,可以帮助我们更有保障有效率的完成我们的任务。

听完陆老给我们介绍后,我们对革命老兵、革命烈士产生了深深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加深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同时我们也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在奋斗中砥砺前行“历史莫敢忘,吾辈当自强”。

(合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获益颇多,感悟深刻,下面让我们来听听队员们的寻访心得:

黑格尔说过,“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历史的辉煌会随着时间的前进,泯灭于历史的长河里,历史曾经的光芒散去,只留下带有余温的灰烬,当余温流入时光的长河里,滋润着那些破碎的时代之心,他便成为我们向未来茁壮生长的最好养料。

——张璐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们表达崇高的敬意,要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

红色故事还有许多,我们不应该只从互联网、历史书去了解那段艰苦的岁月,我们可以走进那里,感受着曾经红军的温度,身临其境他们的来之不易,那么我们就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徐杭琪

听完这块纪念碑背后的历史故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旧社会,打败了侵略中国的外国人,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使我们后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是他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才打跑了企图灭亡中国的日本人,使中国有了现在这样繁荣昌盛的景象。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热爱祖国,不懈奋斗,勇于拼搏,为自己的将来而奋斗,也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很微小,但千千万万个人的力量就足以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热爱祖国,为了祖国更好的发展而努力,也为了自己更好的未来而奋斗。

——周凡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4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青春续岐黄调研团】金陵岐黄调研小队 走进城南医院、访谈基层医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2022年8月25日南京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基…
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赴安徽马鞍山“描述乡村新篇章”
为促进乡村发展和讲好二十大系列主题精神为宗旨,旨在展现乡村振兴战略下兴圩村的蓬勃发展,讲述二十大后兴圩村人们生活的新变化和新面貌。2023年6月28日,来自安徽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代表,赴我校定…
【三下乡】关注黑河水质保护,共守水源美丽环境
2023年7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黑河水源地水质调研与保护宣传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前期对黑河水源地水质情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前往陕西省西安市黑河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总站开展调研活动。…
农大学子实践纪实——“农中作乐”乡村振兴实践团
为深入了解考城镇农业发展情况、探索助力考城镇发展新模式,2023年7月21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中作乐”乡村振兴实践团5名志愿者奔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考城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在考城镇人民政府…
南工学子三下乡:东龙“猪案”,非遗传承
(信息员黄婧仪)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大学生赴宁都县开展蔬菜大棚实地调研”实践团于7月11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
【三下乡】探寻地膜现状,助力绿色农业
为助力绿色农业发展,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守护净土,膜可究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作物种植园地膜微塑料污染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于7月23日前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厦门弥乐山生态农…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爱未成年人,呵护健康成长
大学生网报安庆7月26日电(通讯员杨奕涵查文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加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教育,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2023年7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外…
河海大学“三下乡”:水光潋滟晴方好,回乡护水报乡情
大学生网报娄底7月26日电(通讯员舒团圆邹宇奇张宝艺)为推动家乡乡村振兴进程,感受基层河流保护相关成就,2023年7月15日至7月17日,南京河海大学“碧波荡漾,方是吾乡”暑期“三下乡”实践团于湖南省娄底市花…
夏日虽酷暑,相识有流萤
大学生网报泰州7月25日电(通讯员尹硕)萤火微光,愿为其芒。又是一年盛夏,为了解决“暑托难”,搭建学生课外学习平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支教团队自7月3日开启为…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寻乡村振兴战略,你我责任在肩
大学生回流乡村,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还可以促进乡村振兴。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人才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支教也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