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挖掘淠史杭,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赓续红色基因,讲好治淮之难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俗趣

中国青年网六安7月26日电(通讯员 段爱楠)淠史杭工程不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更凝结着工匠的智慧,是现代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基石之一,在毛主席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百万安徽人民不畏艰险,不惧苦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时14年终于建设出一条“人工天河”。并锻造出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

七月十八日,安徽工业大学”挖掘淠史杭,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实践队走进大别山。我们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通过采访、参观和拍摄视频等方式,挖掘建筑文化底蕴,力求讲好淠史杭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

2023年是淠史杭工程65周年,自古皖西人民处于“旱时盼水水不来,涝时恨水水不走”的悲凉境地,一句“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百万安徽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开始了建设淠史杭工程的伟大征程。

图为位于淠史杭展览馆内毛主席的口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宇 供图

我们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淠史杭工程的渠首——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横排头水流奔涌澎湃,犹如人民的热血沸腾一般,它们在我的心灵深处共鸣,激发出无尽的力量和勇气,就连这40多度的烈日也没有它能撼动我们所有人的心,在横排头,最属气派的还是那将淠河水拦腰截断千米长堤。

图为横排头的水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宇 供图

穿过横排头,转眼来到淠史杭工程展览馆。“人间天河淠史杭”、“辛苦都是奋斗出来的”标语雕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走进展览馆,我们便直接下到了负一楼,我们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放慢了脚步,看着墙壁上的照片、工具,仿佛“回忆”正在跟我们诉说他们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在淠史杭工程展览馆前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宇 供图

走进大别山,我们感受到的是这里浓浓的红色精神,来到将军山渡槽下,看着面前高大的桥体,我们满怀好奇爬上将军山渡槽的高架桥,发现其是由桥梁和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走在高架桥上,相比于俯视向下百米的高空,更让我们触动的是当年的艰难建设,和修建好后灌溉养成的千亩良田。两端的桥头都矗立起两座刻着“毛主席语录”的巨大桥头堡。

图为实践队员行走在将军山渡槽的高架桥上,感受前人的艰辛和智慧的结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宇供图

在将军山渡槽我们有幸采访了一位17岁便参与当年将军山渡槽修建时的亲身经历者,从他的口中,我们仿佛走进了当年的那段艰难的修建史。

图为被采访者——将军槽渡口的亲身建设者徐德友老人,他17岁便参加了将军山渡槽的修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宇供图

在淠史杭工程史上,有这么一个“最艰巨的钉子——平岗切岭”。平岗村是一个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小村庄,走进平岗村,我们与平岗切岭工程的距离在慢慢拉近。平岗切岭工程是淠史杭工程建设时的一个“卡脖子”工程。“切!”1958年10月,一声令下,“平岗切岭”工程正式动工,五万民工齐上阵,用铁钎、小推车等最原始的工具,硬是把一座山岭“切”成了两半,以史诗般的壮丽,竖起一座皖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丰碑。我们实践队拜访了两位将山岭切成两半的亲身经历者,虽然老人的身体已经老了,但是他们的眼神中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那份坚定。他们的那种逢山开路的决心,触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采访平岗切岭工程的“学生娃”——芮泽祥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宇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拜访淠史杭工程中的“女子连”成员——“铁姑娘”汪志兰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宇供图

我们走在这条人间天河的岸边,望着两边的山丘,斜坡中间却就是那条纯靠人力“辟”出的“人间天河”,此时我们所有人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敬意,也燃起了我们那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淠史杭工程中的一个卡脖子工程——平岗切岭的岸边行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宇 供图

淠史杭精神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淠史杭工程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实践队员在此次实践学习中,更深层次、更贴切的感受到了红色精神;跨越淠史杭工程的地域边界,行走在大别山的深处,我们所到之地无一例外地见证了人民的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精神。淠史杭精神将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终将其发扬光大,努力做新时代奋斗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出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3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0日电(通讯员张国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在南化塘中心小学开展支教已经八天了,在和学生们相处一周的时间内,经过询问走访,志愿者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
岭南师范学院“忆书逐影”实践队: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人民日报》曾报道:“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凝练表达,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我们,当怀丹心启航新征程。青春不息,奋斗不止。繁花未落尽,荞麦正…
画简笔画,养内心情
对于一般的小学生而言,简笔画课堂可能是一节比较平常轻松的课堂。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这就课可能很少见。因此我们爱驻宜都志愿服务队为红花套各年级的小学生们准备了简笔画课堂。教这节课的实践队员来…
重庆学子三下乡:传承百年师魂,廉续红色血脉
(通讯员吴霜易鑫秀)为传承百年师魂,廉续红色血脉,让教育之光代代相传,7月18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7月18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重庆市涪陵区顺利举行。为守好“红色血…
湖二师三下乡:活力体育,激情课堂
(通讯员顾马灵)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增强小朋友们的身体素质,本着友好和拼搏的精神,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第四分队的志愿者们遵循地方的安排在今天为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星火燎援”手牵手,关爱留守儿童
(通讯员李肃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于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小学已经支教第三日啦,团队十于人在充分的了解每个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后,于7月5日在不同年级筛选了四位孩子并且展…
走访时村老街,感受历史文化
投稿来自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孙永奇为了赓续百年党史血脉,传承时代模范精神。7月10日下午,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淮举旗宣讲团赴安徽省宿州市时村老街,通过文化宣传,文化探索,学习和…
安徽学子三下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青年网安徽安庆7月26日电(通讯员叶芊芊)为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引领,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安庆志愿服务实践小队来到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龙眠街…
安徽学子三下乡:领悟教育意义,感恩乡村教师
安徽学子三下乡:体悟三农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为了跟进习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上的指导,要求从基层,从农村,从群众出发落实,助力乡村振兴,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认识到自己在乡村振…
走访调研助力乡村教育,西安工大学生在行动
走访调研助力乡村教育,西安工大学生在行动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了响应国家“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号召,西安工业大学“武功到,自然成”赴咸阳武功县乡村教育调研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