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挖掘淠史杭,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赓续红色基因,讲好治淮之难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俗趣

中国青年网六安7月26日电(通讯员 段爱楠)淠史杭工程不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更凝结着工匠的智慧,是现代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基石之一,在毛主席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百万安徽人民不畏艰险,不惧苦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时14年终于建设出一条“人工天河”。并锻造出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

七月十八日,安徽工业大学”挖掘淠史杭,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实践队走进大别山。我们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通过采访、参观和拍摄视频等方式,挖掘建筑文化底蕴,力求讲好淠史杭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展现新一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

2023年是淠史杭工程65周年,自古皖西人民处于“旱时盼水水不来,涝时恨水水不走”的悲凉境地,一句“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百万安徽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开始了建设淠史杭工程的伟大征程。

图为位于淠史杭展览馆内毛主席的口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宇 供图

我们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淠史杭工程的渠首——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横排头水流奔涌澎湃,犹如人民的热血沸腾一般,它们在我的心灵深处共鸣,激发出无尽的力量和勇气,就连这40多度的烈日也没有它能撼动我们所有人的心,在横排头,最属气派的还是那将淠河水拦腰截断千米长堤。

图为横排头的水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宇 供图

穿过横排头,转眼来到淠史杭工程展览馆。“人间天河淠史杭”、“辛苦都是奋斗出来的”标语雕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走进展览馆,我们便直接下到了负一楼,我们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放慢了脚步,看着墙壁上的照片、工具,仿佛“回忆”正在跟我们诉说他们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在淠史杭工程展览馆前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宇 供图

走进大别山,我们感受到的是这里浓浓的红色精神,来到将军山渡槽下,看着面前高大的桥体,我们满怀好奇爬上将军山渡槽的高架桥,发现其是由桥梁和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走在高架桥上,相比于俯视向下百米的高空,更让我们触动的是当年的艰难建设,和修建好后灌溉养成的千亩良田。两端的桥头都矗立起两座刻着“毛主席语录”的巨大桥头堡。

图为实践队员行走在将军山渡槽的高架桥上,感受前人的艰辛和智慧的结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宇供图

在将军山渡槽我们有幸采访了一位17岁便参与当年将军山渡槽修建时的亲身经历者,从他的口中,我们仿佛走进了当年的那段艰难的修建史。

图为被采访者——将军槽渡口的亲身建设者徐德友老人,他17岁便参加了将军山渡槽的修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宇供图

在淠史杭工程史上,有这么一个“最艰巨的钉子——平岗切岭”。平岗村是一个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小村庄,走进平岗村,我们与平岗切岭工程的距离在慢慢拉近。平岗切岭工程是淠史杭工程建设时的一个“卡脖子”工程。“切!”1958年10月,一声令下,“平岗切岭”工程正式动工,五万民工齐上阵,用铁钎、小推车等最原始的工具,硬是把一座山岭“切”成了两半,以史诗般的壮丽,竖起一座皖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丰碑。我们实践队拜访了两位将山岭切成两半的亲身经历者,虽然老人的身体已经老了,但是他们的眼神中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那份坚定。他们的那种逢山开路的决心,触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采访平岗切岭工程的“学生娃”——芮泽祥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宇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拜访淠史杭工程中的“女子连”成员——“铁姑娘”汪志兰老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宇供图

我们走在这条人间天河的岸边,望着两边的山丘,斜坡中间却就是那条纯靠人力“辟”出的“人间天河”,此时我们所有人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敬意,也燃起了我们那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淠史杭工程中的一个卡脖子工程——平岗切岭的岸边行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宇 供图

淠史杭精神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淠史杭工程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实践队员在此次实践学习中,更深层次、更贴切的感受到了红色精神;跨越淠史杭工程的地域边界,行走在大别山的深处,我们所到之地无一例外地见证了人民的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精神。淠史杭精神将会伴随我们一生,我们终将其发扬光大,努力做新时代奋斗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出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3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我的假期实践 梁博雅

又是一个春光明媚,花朵绽放的好天气,我迎着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放下了久握于手中的笔,拿起了塑料袋,为家乡的居民、商铺打扫街道,做社会实践。义务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 梁博雅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美育微光,“五彩花蕾”绽放乡野

在乡村振兴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河北易县听松书院成为了知识与艺术传播的重要据点。2025年1月18日,华北电力大学…

曲园学子寒假行---温情养老,幸福夕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爱老年人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际沟通的减少…

春至期垤,守护成长

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在晚上九点到达支教地点期垤村。支教队员们经过简单整理马上投入到支教活动的准备中。大家齐心…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一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19日电】春晖送暖,爱洒红河——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一天跨越山海,情谊相…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急救科普活动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救’在身边:急救科普点亮生命灯塔”活动在当今时代,国家正大力倡…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10日电(通讯员张国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在南化塘中心小学开展支教已经八天了,在和学生们相处一周的时间内,经过询问走访,志愿者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
岭南师范学院“忆书逐影”实践队: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人民日报》曾报道:“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凝练表达,正处于风华正茂的我们,当怀丹心启航新征程。青春不息,奋斗不止。繁花未落尽,荞麦正…
画简笔画,养内心情
对于一般的小学生而言,简笔画课堂可能是一节比较平常轻松的课堂。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这就课可能很少见。因此我们爱驻宜都志愿服务队为红花套各年级的小学生们准备了简笔画课堂。教这节课的实践队员来…
重庆学子三下乡:传承百年师魂,廉续红色血脉
(通讯员吴霜易鑫秀)为传承百年师魂,廉续红色血脉,让教育之光代代相传,7月18日上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7月18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重庆市涪陵区顺利举行。为守好“红色血…
湖二师三下乡:活力体育,激情课堂
(通讯员顾马灵)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增强小朋友们的身体素质,本着友好和拼搏的精神,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第四分队的志愿者们遵循地方的安排在今天为小朋友们精心准备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星火燎援”手牵手,关爱留守儿童
(通讯员李肃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志愿服务队于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小学已经支教第三日啦,团队十于人在充分的了解每个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后,于7月5日在不同年级筛选了四位孩子并且展…
走访时村老街,感受历史文化
投稿来自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孙永奇为了赓续百年党史血脉,传承时代模范精神。7月10日下午,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淮举旗宣讲团赴安徽省宿州市时村老街,通过文化宣传,文化探索,学习和…
安徽学子三下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青年网安徽安庆7月26日电(通讯员叶芊芊)为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引领,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安庆志愿服务实践小队来到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龙眠街…
安徽学子三下乡:领悟教育意义,感恩乡村教师
安徽学子三下乡:体悟三农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为了跟进习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上的指导,要求从基层,从农村,从群众出发落实,助力乡村振兴,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认识到自己在乡村振…
走访调研助力乡村教育,西安工大学生在行动
走访调研助力乡村教育,西安工大学生在行动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了响应国家“以高质量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号召,西安工业大学“武功到,自然成”赴咸阳武功县乡村教育调研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