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清脆整齐的童声环绕着教室,三年级的语文第一课在节气歌中拉开了序幕。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
授课老师是来自“忆书逐影”社会实践队的队员邓思华,为了让学生们更有积极性地去融入课堂、探索二十四节气文化意义,她设计了小组积分制的课堂结构,通过知识抢答的方式去让学生思考二十四节气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学生积极抢答(摄 谢欣琪)
通过抢答环节的互动,学生们意识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节气文化的身影:清明时节祭祀踏春、芒种时节煮青梅酒、立冬时节吃饺子……二十四节气文化并不是晦涩难懂的古代知识,而是经过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活化石”。
抢答导入结束后,邓思华开始介绍二十四节气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历程。二十四节气文化涉及自然地理和农耕历史等多个知识点,内容体系繁杂精深,邓思华选取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运用语文化趣味化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简易地接受知识。
同时,邓思华鼓励学生们发散思维去解读诗词中的意象,例如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的“春雨”元素便与节气中的春雨相互联系。“诗词挖宝”的游戏让二十四节气文化和语文学习相辅相成,课堂氛围欢快轻松。

学生积极发言(摄 谢欣琪)
在课堂的最后,邓思华给学生们推荐了赵学敏撰写的《中华二十四节气诗书》,她告诉学生们,短短的四十分钟不足以讲解完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深厚底蕴,她希望学生们在课后能够多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
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二十四节气歌》以童谣的形式呈现节气文化,易于传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传统绘画、刺绣、编织等,也能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发挥好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教育功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撰稿|邓思华
审核|吴青娜
供稿单位|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忆书逐影”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0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