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9日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牵丝有情木偶有心”社会实践团队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保护意识,在南通市如皋市凌云社区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拜访了杖头木偶传承人陈银岗老师,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学习了非遗木偶的历史文化、制作方法等,并且与木偶进行互动。为当地绘制了3面墙绘,10套主题写真,4套主题文创。让当地村民以及更多的年轻人近距离地感受木偶戏的神奇魅力,借助新媒体来宣传木偶戏文化传承发展。本次实践不仅是以新时代青年的眼光去寻找木偶戏目前发展现状,分析发展困境,而且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帮助木偶戏在新时代唱出新旋律,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牵丝有情木偶有心”社会实践团队以新时代青年的眼光去寻找木偶戏不盛行的缘由,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特色,帮助木偶戏流行化大众化的同时又保持原有的特色。首先社会实践团队到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进行木偶戏的资料收集,对非遗木偶进行了初步了解;其次到如皋市水绘园木偶剧场观看艺术团演出,让其对木偶戏的了解得到升华,感受到木偶戏的活灵活现;紧接着团队成员对当地艺术团的资深木偶戏演员进行采访,也是通过这次采访,让其了解到他们对木偶戏的热爱以及表演木偶戏的不易,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俗语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如皋市图书馆查阅有关如皋木偶戏的历史文化。通讯员范文君摄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对非遗传承人陈银岗老师的采访。通讯员曹雯摄
参观过程中,我们主要采访了如皋木偶团的演员,从中也深入了解到现如今木偶戏传承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缺少观众,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更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老年人是木偶戏的主要观看群体,但是由于木偶剧场多设置在镇上或者县城,老年人并没有花钱买票进入剧场观看的习惯,加上地理距离较远,造成木偶戏缺少观众。
第二个问题是缺少传承。传统木偶戏是靠父传子、师传徒的方式传承,打造出一批批基本功扎实的木偶戏演员,但其不利于技术发展,也造成培养的单一化,缺少创新性和革命性。
第三个问题是缺少附加经济价值。目前的木偶戏还停留在演出,出售门票,以此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我们前而提到的缺乏观众、缺少演员,导致门票收益难以支撑木偶戏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牵丝有情木偶有心”社会实践团队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特色,据当地木偶戏剧目中经典为其设计相关周边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人来购买文创产品。在文具、生活、纪念、旅游产品等几大类载体中筛选出适合木偶戏文创产品的载体,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木偶戏流行化大众化的同时又保持原有的特色突出木偶戏文化的特点,使文化创意产品识别度高。让它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熟悉却又惊喜的感觉,让更多的人都喜欢并热爱上木偶戏。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利用专业特长制作杖头木偶的文创产品。通讯员潘文雅摄
在与凌云村书记交谈之中,我们了解到木偶戏仍然是乡村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在如皋地区仍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而凌云村村民非常热爱木偶戏。因此我们决定前去凌云村进行墙绘的绘制,并且向当地居民赠送我们所设计制作的文创产品等,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让木偶戏在新时代唱响新旋律。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与凌云社区书记进行沟通交流。通讯员范文君摄
而后实践团队联系当地艺术团开展木偶戏“送戏下乡”活动,在村里粘贴制作的木偶戏海报,给村民发放宣传单,让更多的当地居民都对木偶戏有更多的了解,为木偶戏文化的传承发展埋下铺垫;绘制非遗文化木偶戏的墙绘,并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教村里的木偶戏剧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发表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木偶戏文化以及木偶戏的特别之处为剧团吸纳新人铺下了道路;“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得百岁人”,实践团队将会通过所学的摄影专业,为那些喜爱,终身奉献于木偶戏文化的老人与木偶一起进行拍照写真,留作纪念,打造木偶新热点。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在凌云社区绘制墙绘。通讯员范文君摄
在此实践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在激情的音乐声中,传承人陈银岗老师举着手中的杖头木偶,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边扭头摆臂,一边红黄蓝黑绿白瞬间变脸,现场所有人的双眼紧紧跟随着木偶,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非遗表演,令大家瞠目结舌,情绪高涨,掌声雷动。“手要抓稳,要用巧劲。”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志愿者同学们相互配合,亲身体验“杖头木偶”的神奇。“我感觉要掌握杖头木偶的技巧真的很不容易,一只手要托举几公斤甚至20几斤的木偶,一只手还要紧握两根木根操纵,还有脚步身段的配合。”“这次的活动很有意义,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下一代的文化教育融合,不仅让我们亲眼见识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幼儿心灵,让非遗扎根在孩子心中,代代传承。”我们还参观了木偶展览室,木偶的表情、动作都栩栩如生。木偶戏演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木偶的制作工艺、过程以及如何操控,我才知道,一个看似普通的木偶要经过造型、贴纸、打磨、装机关等步骤,用时一个月才能完成,连睫毛都是专业人员一根根粘上去的。而操控木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想让木偶活灵活现,那就必须勤学苦练,才能达到人偶合一。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木偶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如皋当地的成员说:“唯有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才是真正优秀的艺术。希望家乡木偶戏能够越来越好,给如皋人民、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带来持续不断的精神满足。”我们的成员还说:“地方戏曲是当地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血肉,它的审美经验与历史变革同样值得每一个人深深地思索。愿更多的年轻人能更加贴近地方文化、为它们自豪,并奔走在保护非遗的道路上。”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在木偶戏剧台与非遗传承人的合照。通讯员韩郁菲摄
我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一次活动,一个过程,一段难忘的记忆。每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都有不少的收获。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现在,对我而言,这也将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在这里,我将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投身于以后的工作建设中去!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坚实的一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9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