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学子赴凌云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刻木为偶,文创

来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 作者:任嵩岳

6月26日-29日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牵丝有情木偶有心”社会实践团队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保护意识,在南通市如皋市凌云社区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拜访了杖头木偶传承人陈银岗老师,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学习了非遗木偶的历史文化、制作方法等,并且与木偶进行互动。为当地绘制了3面墙绘,10套主题写真,4套主题文创。让当地村民以及更多的年轻人近距离地感受木偶戏的神奇魅力,借助新媒体来宣传木偶戏文化传承发展。本次实践不仅是以新时代青年的眼光去寻找木偶戏目前发展现状,分析发展困境,而且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特色,帮助木偶戏在新时代唱出新旋律,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牵丝有情木偶有心”社会实践团队以新时代青年的眼光去寻找木偶戏不盛行的缘由,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特色,帮助木偶戏流行化大众化的同时又保持原有的特色。首先社会实践团队到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进行木偶戏的资料收集,对非遗木偶进行了初步了解;其次到如皋市水绘园木偶剧场观看艺术团演出,让其对木偶戏的了解得到升华,感受到木偶戏的活灵活现;紧接着团队成员对当地艺术团的资深木偶戏演员进行采访,也是通过这次采访,让其了解到他们对木偶戏的热爱以及表演木偶戏的不易,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俗语在他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如皋市图书馆查阅有关如皋木偶戏的历史文化。通讯员范文君摄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对非遗传承人陈银岗老师的采访。通讯员曹雯摄

参观过程中,我们主要采访了如皋木偶团的演员,从中也深入了解到现如今木偶戏传承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缺少观众,在城市化发展的今天,更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老年人是木偶戏的主要观看群体,但是由于木偶剧场多设置在镇上或者县城,老年人并没有花钱买票进入剧场观看的习惯,加上地理距离较远,造成木偶戏缺少观众。

第二个问题是缺少传承。传统木偶戏是靠父传子、师传徒的方式传承,打造出一批批基本功扎实的木偶戏演员,但其不利于技术发展,也造成培养的单一化,缺少创新性和革命性。

第三个问题是缺少附加经济价值。目前的木偶戏还停留在演出,出售门票,以此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我们前而提到的缺乏观众、缺少演员,导致门票收益难以支撑木偶戏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牵丝有情木偶有心”社会实践团队发挥艺术专业学生的特色,据当地木偶戏剧目中经典为其设计相关周边文创产品,吸引年轻人来购买文创产品。在文具、生活、纪念、旅游产品等几大类载体中筛选出适合木偶戏文创产品的载体,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木偶戏流行化大众化的同时又保持原有的特色突出木偶戏文化的特点,使文化创意产品识别度高。让它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熟悉却又惊喜的感觉,让更多的人都喜欢并热爱上木偶戏。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利用专业特长制作杖头木偶的文创产品。通讯员潘文雅摄

在与凌云村书记交谈之中,我们了解到木偶戏仍然是乡村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一,在如皋地区仍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而凌云村村民非常热爱木偶戏。因此我们决定前去凌云村进行墙绘的绘制,并且向当地居民赠送我们所设计制作的文创产品等,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让木偶戏在新时代唱响新旋律。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与凌云社区书记进行沟通交流。通讯员范文君摄

而后实践团队联系当地艺术团开展木偶戏“送戏下乡”活动,在村里粘贴制作的木偶戏海报,给村民发放宣传单,让更多的当地居民都对木偶戏有更多的了解,为木偶戏文化的传承发展埋下铺垫;绘制非遗文化木偶戏的墙绘,并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教村里的木偶戏剧利用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发表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木偶戏文化以及木偶戏的特别之处为剧团吸纳新人铺下了道路;“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得百岁人”,实践团队将会通过所学的摄影专业,为那些喜爱,终身奉献于木偶戏文化的老人与木偶一起进行拍照写真,留作纪念,打造木偶新热点。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在凌云社区绘制墙绘。通讯员范文君摄

在此实践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在激情的音乐声中,传承人陈银岗老师举着手中的杖头木偶,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边扭头摆臂,一边红黄蓝黑绿白瞬间变脸,现场所有人的双眼紧紧跟随着木偶,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非遗表演,令大家瞠目结舌,情绪高涨,掌声雷动。“手要抓稳,要用巧劲。”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志愿者同学们相互配合,亲身体验“杖头木偶”的神奇。“我感觉要掌握杖头木偶的技巧真的很不容易,一只手要托举几公斤甚至20几斤的木偶,一只手还要紧握两根木根操纵,还有脚步身段的配合。”“这次的活动很有意义,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下一代的文化教育融合,不仅让我们亲眼见识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浸润幼儿心灵,让非遗扎根在孩子心中,代代传承。”我们还参观了木偶展览室,木偶的表情、动作都栩栩如生。木偶戏演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木偶的制作工艺、过程以及如何操控,我才知道,一个看似普通的木偶要经过造型、贴纸、打磨、装机关等步骤,用时一个月才能完成,连睫毛都是专业人员一根根粘上去的。而操控木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想让木偶活灵活现,那就必须勤学苦练,才能达到人偶合一。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木偶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如皋当地的成员说:“唯有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才是真正优秀的艺术。希望家乡木偶戏能够越来越好,给如皋人民、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带来持续不断的精神满足。”我们的成员还说:“地方戏曲是当地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血肉,它的审美经验与历史变革同样值得每一个人深深地思索。愿更多的年轻人能更加贴近地方文化、为它们自豪,并奔走在保护非遗的道路上。”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在木偶戏剧台与非遗传承人的合照。通讯员韩郁菲摄

我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一次活动,一个过程,一段难忘的记忆。每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都有不少的收获。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现在,对我而言,这也将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在这里,我将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投身于以后的工作建设中去!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坚实的一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94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水库文明绿色行,共建和谐生态圈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之后,中国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有了极大的改善,全国各地都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治理。例如深圳市福田区的“绿道”项目、北京市的“绿色出行”计…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威风锣鼓
为进一步了解威风锣鼓,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探寻古耿文化小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于7月23日在山西省河津市城北村开展了威风锣鼓的调研活动。由村主任、锣鼓大队长和老一辈艺术家同实践团成员进行…
青山不改,唯愿绿水长流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20日电(通讯员邢文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政府对待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此外,实践队认识到大…
二师学子--青春志愿行
大学生网报宜昌7月23日电(通讯员王劲宇)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照留守儿童,振兴乡村教育,至7月12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湖北省宜昌市高坝洲镇已经进行了12天。红色作品…
观《雷雨》有感
《雷雨》是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由曹禺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深受观众喜爱。我也有幸观看过这部剧作,并且对其有一些观后感。首先,我被《雷雨》所展现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初的中国,以一个大…
走进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旅游,打造乡镇特色旅游品牌
“走进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旅游,打造乡镇特色旅游品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省乡村旅游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西安市周至县竹峪乡兰梅塬村开展实践活动为“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守护留守儿童,陪伴欢乐暑假
中国大学生网讯7月25日电(通讯员熊晓蕊)夏日炎炎,风吹麦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桃胡场镇快乐宝贝幼儿园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在这里的同学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志愿者…
传承红色基因,谱写时代篇章
莫忘少年凌云志,吾辈之青年,应以理想书写时代华章。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传承红色基因,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2023年7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
二七精神高照,青年不负盛世——星火实践团赴二七纪念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7月22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星燧陇海,回眸二七”星火实践团成员前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二七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上午九时,三位实践团成员于郑州市二七塔前集合,怀抱着对于探寻红色基因文化的热情,开…
手工课上欢乐多
喜欢是最好的动力。粘土是新兴起的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在课程表还没打印出来之前,我经常被学生们缠着追问“什么时候能玩粘土啊?”“我们有没有粘土课啊?”少年时期是学生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