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了解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通过实地观察、现场体验、深入调研党和国家大踏步发展的“贵州缩影”,感受这十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坚定认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自觉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临沂大学“材承临大”乡村振兴实践教育团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多彩贵州”2023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7月11日上午,“材承临大”乡村振兴团启程前行,奔赴贵州。实践团历时20多个小时,跋涉一千八百多公里,在7月12日凌晨顺利抵达。
7月14日,材料学院”材承临大”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花茂村通过抽样调查、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调研样本进行了划分,抽取了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乡村振兴领军人物、普通民众、游客为样本,开展调研。
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调研(小标题)
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花茂村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从2014年4月,遵义以开发苟坝会议会址红色旅游为契机打造了花茂村,花茂村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建成土陶文化、土坝农耕文化、纸房造纸文化为一体的农旅文综合体。到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在花茂村,总书记和村民亲切交谈,了解脱贫政策的落实情况。过去,4000多人的花茂村约有2000人外出打工;到2020年,尚在省外打工的村民只有约300人。外出打工村民纷纷回到家乡创业就业,“在家就业就是好,还能照顾老和小”成为大家的口头禅。实践团还对民生民情、扶贫模式、乡村振兴现状及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乡村振兴领军人物调研-杨波(小标题)
杨波,花茂村返乡创业的先进代表,创办了贵州遵义花苗田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他为实践团成员讲述着自己的创业历程及家乡蜕变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并带领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了蒲家洞、红军坟,参观了土陶文化馆展览馆。杨波经理说道:“乡村振兴最主要的就是走出自己的路子来,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地依据花茂村的实际,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虽然很关键,但最重要的还是讲好花茂村自己的红色故事,让蒲家洞和红军坟的故事不被后人遗忘,这对我来说意义更加深远…..。”
乡村振兴领军人物调研-母先刚(小标题)
母先刚,花茂村农家乐经营者,集餐饮、住宿于一体。他对乡村振兴有着自己的见解,“其实我觉得那个乡村振兴的最大变化就是我们的身份改变,让我们有机会从农业参与到了这个服务性行业;第二个就是思想认同上的变化,从被动转化到现在主动,从一个坐、等、看的思想转化成了主动对接、落实;第三个就是肉眼可见的人居环境的变化,原来我们的那个环境就是鸡鸭到处跑,尘土满天飞。现在就是户户通了路,要知道我们这里地形崎岖,这可是政府惠民的一个大工程啊。”母先刚先生说道。座谈期间,农家乐又来了一波游客,接待不了就主动介绍给其他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今的花茂村山更绿、水更清,花茂人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儿……
群众调研(小标题)
随后,实践队深入走访花茂村村户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和落实情况调研,围绕村民家庭经济收入、医疗保障、教育等基本民生问题进行调研,并随机抽样部分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从封闭保守落后到文明开放自信,花茂村的巨变是近年来贵州发展的一个缩影。“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是过去人们对贵州的印象。如今,再次行走在贵州大地,山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百姓生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贵州的“千年之变”,折射的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所展示出的勃勃生机和壮丽前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70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