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了解广西壮族骆越文化,探寻骆越文化中岩画的传承与发展现状,7月2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绽放美丽壁上花社会实践调研队来到了岩画分布最具代表性的宁明花山进行实地调研。
“自从花山申遗成功之后,来这里观光游览的游客越来越多,大多数游客都是慕名而来,观光游览小艇的生意越来越好。”一名家住宁明县的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宁晨杉站在左江江畔自豪地说道。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7月15日在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便引起了全国广泛的关注。

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实践队与当地旅游船队主办黄桂平老先生接洽,乘船进行花山岩画主体部分进行调研,花山岩壁陡峭,布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以一种特殊的红色颜料绘制的岩画。岩画以人像为主体,多为正面、侧身两种姿式,人物大多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分开成屈蹲,“这姿势也是在模仿青蛙的姿态,而蛙神崇拜正是壮族的古老传统,青蛙舞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有所流传”,黄桂平及时补充道。除了这些青蛙姿态的人,岩画中还出现了马、狗、铜鼓、刀、剑、钟、船、道路、太阳等图像;还有腰佩长剑、威风凛凛的首领,击鼓弄乐、纵舞狂欢的舞者,勾画出一幅幅内容丰富古骆越社会活动的画面。通过黄桂平的讲解,队员们对战国至东汉时期左江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的民俗、信仰、文娱、音乐习俗以及渡船图形体现的交通习俗等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而花山岩画也是目前对该传统的唯一见证。
“真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来呀”,告别之际,黄桂平与队员们一一握手,并鼓励大家一起模仿岩画中“青蛙姿态”的蹲式人物拍照,他说:“花山申遗成功之后旅客越来越多,本地的船家们收入也逐渐上涨,现在景区的保护措施也越来越到位。真的希望可以有越来越多像你们这样的青年能够重视花山的未来。也希望你们可以带更多的同学来此参观,为花山的进一步发展献出一份力量。”左江岩画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只有注入年轻的血液才能让它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
通过对周边民众的调研队员们发现,花山申遗的成功让以壮族骆越文化为先例的少数民族文化越来越多的引起国人的重视,这是宁明经济文化发展战略的一大机遇,带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带动了宁明地区饮食、住宿、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得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瞅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返乡回到宁明自主创业,相信他们一定能把握机会,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0年7月15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队长孟舒准备开总结大会。上午九点,队员们在腾讯QQ群聊里签到……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总结2020年7月12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进行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九点,我们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之前14天……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今天是七月十五号,是我们“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的最后一天。今天我们的唯一内容就是总结。“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在经历了半个多月……
宋旭 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今天是七月十四号,也是“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开展行动的第四天。随着遥远天际那一缕红光的萌生,“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再利用社会实践队要开始今天……
宋旭 查看全文 >>
2020年7月14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四天,已经接近尾声了,队员们准备再去做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
马成功 查看全文 >>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许多农村已不再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的形象。笔者日前走访一些村庄,乡间小道干干净净,农房墙体统一美化,就连犄角旮旯处也难觅垃圾踪迹。村……
邵泽辉 查看全文 >>
今天是七月十三号,也是我们开展行动的第十三天。今天我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留庄镇生活超市里面的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我们在下午大约二点钟一起来到了位于留庄街比较繁华的留庄镇生活超……
宋旭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