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尧乐村的孩子们在党史教育课上制作的党旗 于真真 摄
图为尧乐村的孩子在课间绘制石头画 于真真 摄
图为尧乐村村委大院墙上贴的海报 于真真 摄
星空为证,双向奔赴
国际经贸学院桂林7月17日电(通讯员 于真真)7月5日,我们12人来到了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尧乐村和大塘边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在这里,志愿者们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当地特色,在星空的辉映下,开展了一系列支教调研活动,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双向奔赴。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一篇关于广西星空的文章,从那时起我就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向往,想来到大山深处,去看看这里的星空,萤火虫和孩子们。对于大山和村庄,来自城市的我们总是会存有偏见,觉得这里充斥着野蛮和未开化,所以来之前我想的是,我要给孩子种一个梦,去教会他们一些东西,带着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十四天的支教之旅落下帷幕之后,我发现,原来,孩子们教给我们的东西远比我们带给他们的多得多;原来,不仅仅是我们给孩子们种了一个梦,更是孩子们唤醒了我们对梦最初的最美好的期待。通过他们的眼睛,我看到自己身上的,那些被长久地尘封,被否认的,独属于我自己的珍贵品质。
初次来到这片土地,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蜘蛛有巴掌那么大,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有密密麻麻的虫子,活的死的,飞的爬的,睡一觉起来,脸上腿上,都是压死的不完整的虫子尸体,来自城市的我们第一次真真实实的感觉到什么叫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破旧的院落,掉漆的篮球架,没有空调,老旧的电风扇在吱呀吱呀的转。全村的孩子用着一副破旧的乒乓球拍,穿着磨的高低不平的拖鞋,脚趾晒得黢黑,在不标准的篮球场,打着掉了漆的篮球。
也许在没来之前,我会觉得这片土地一切的一切都像这里的红壤一样贫瘠,不能大规模生长东西。但是,再贫瘠的土壤,都会有适宜它生长的植物,再陡峭的山崖,都会生长出一切可能的植物,就像红壤上依旧会开出桃花结出桃子一样,希望总会在一切可能的角落生长。
来到这里,我教授的课目是手势舞。一次课间,我在门口备课练习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孩子躲在墙角悄悄地在跟着练。七月的桂林太阳很毒,没有风,孩子们的脸晒得通红,汗水把他们的小脸泡得皱巴巴的,但是他们的眼睛里却亮晶晶的。被发现后他们有些局促,然后有些害羞地说,老师你能教教我们吗,我们很喜欢这首歌。我选择的曲目是《少年中国说》,他们告诉我,在抖音上,他们听到这首歌,看到解放军叔叔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的时候,他们都会点一个小心心,他们想要去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七八岁的孩子,其实还没有读过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也并不知道《少年中国说》的创作背景,他们只是在他们模棱两可的认知里知道,他们与这个国家的未来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想要做的,就是为这个国家和他们的家乡做一点点事情,让一切的一切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在我们住的村委会的院子里有一面墙,墙上贴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的海报,海报已经发黄了,在来到这个小院子的每个夜晚,在星空下,我总会在海报下面来回徘徊。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也到了她曾经奋战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看见了同样的大山,看见了同一片星空,看见了一样的孩子,只是我不知道,未来和以后,我还会不会继续这一步的尝试,去追随她留下的足迹,但是无论怎样,这短短十四天的支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在悄悄发芽的梦,在真正走进大山,走进村庄,走进孩子们之后我发现,哪怕离开后我也实在无法割舍对这片土地的感情。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模棱两可的感觉,我不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去追名逐利,我只要尊崇内心,在这片土地,做一个发光发热的人。即使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依旧可以如浪花入海,以抱团前进的方式推波助澜!(通讯员 于真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5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