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三下乡:星空为证,双向奔赴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烊烊不打烊_

图为尧乐村的孩子们在党史教育课上制作的党旗 于真真 摄

图为尧乐村的孩子在课间绘制石头画 于真真 摄

图为尧乐村村委大院墙上贴的海报 于真真 摄

星空为证,双向奔赴

国际经贸学院桂林7月17日电(通讯员 于真真)7月5日,我们12人来到了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尧乐村和大塘边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在这里,志愿者们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当地特色,在星空的辉映下,开展了一系列支教调研活动,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双向奔赴。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一篇关于广西星空的文章,从那时起我就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向往,想来到大山深处,去看看这里的星空,萤火虫和孩子们。对于大山和村庄,来自城市的我们总是会存有偏见,觉得这里充斥着野蛮和未开化,所以来之前我想的是,我要给孩子种一个梦,去教会他们一些东西,带着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十四天的支教之旅落下帷幕之后,我发现,原来,孩子们教给我们的东西远比我们带给他们的多得多;原来,不仅仅是我们给孩子们种了一个梦,更是孩子们唤醒了我们对梦最初的最美好的期待。通过他们的眼睛,我看到自己身上的,那些被长久地尘封,被否认的,独属于我自己的珍贵品质。

初次来到这片土地,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蜘蛛有巴掌那么大,任何一个角落都会有密密麻麻的虫子,活的死的,飞的爬的,睡一觉起来,脸上腿上,都是压死的不完整的虫子尸体,来自城市的我们第一次真真实实的感觉到什么叫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破旧的院落,掉漆的篮球架,没有空调,老旧的电风扇在吱呀吱呀的转。全村的孩子用着一副破旧的乒乓球拍,穿着磨的高低不平的拖鞋,脚趾晒得黢黑,在不标准的篮球场,打着掉了漆的篮球。

也许在没来之前,我会觉得这片土地一切的一切都像这里的红壤一样贫瘠,不能大规模生长东西。但是,再贫瘠的土壤,都会有适宜它生长的植物,再陡峭的山崖,都会生长出一切可能的植物,就像红壤上依旧会开出桃花结出桃子一样,希望总会在一切可能的角落生长。

来到这里,我教授的课目是手势舞。一次课间,我在门口备课练习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孩子躲在墙角悄悄地在跟着练。七月的桂林太阳很毒,没有风,孩子们的脸晒得通红,汗水把他们的小脸泡得皱巴巴的,但是他们的眼睛里却亮晶晶的。被发现后他们有些局促,然后有些害羞地说,老师你能教教我们吗,我们很喜欢这首歌。我选择的曲目是《少年中国说》,他们告诉我,在抖音上,他们听到这首歌,看到解放军叔叔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的时候,他们都会点一个小心心,他们想要去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七八岁的孩子,其实还没有读过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也并不知道《少年中国说》的创作背景,他们只是在他们模棱两可的认知里知道,他们与这个国家的未来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想要做的,就是为这个国家和他们的家乡做一点点事情,让一切的一切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在我们住的村委会的院子里有一面墙,墙上贴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的海报,海报已经发黄了,在来到这个小院子的每个夜晚,在星空下,我总会在海报下面来回徘徊。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也到了她曾经奋战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看见了同样的大山,看见了同一片星空,看见了一样的孩子,只是我不知道,未来和以后,我还会不会继续这一步的尝试,去追随她留下的足迹,但是无论怎样,这短短十四天的支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在悄悄发芽的梦,在真正走进大山,走进村庄,走进孩子们之后我发现,哪怕离开后我也实在无法割舍对这片土地的感情。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模棱两可的感觉,我不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去追名逐利,我只要尊崇内心,在这片土地,做一个发光发热的人。即使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依旧可以如浪花入海,以抱团前进的方式推波助澜!(通讯员 于真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5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教育学部“三下乡”假日学校(南川)开展系列特色活动
文以化人,日新其德。7月7日至11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假日学校(南川)“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宁江小学开展了系列特色活动。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为中心,特色活动形式新颖、设计巧妙、内涵丰富,…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萤火虫”社区工作团社会实践:普及法律知识,共创法治文明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21日电(通讯员赵宏)为了增强社区民众的法律观念,营造社区守法敬法的环境氛围,提升社区整体的法治素养,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萤火虫”之社区工作体验团来到杨家山社区进行此…
湖北二师三下乡:体育同心共燃志愿服务
大学网(通讯员鄢玉玲)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同心共燃志愿服务队前往武汉市宏桥高中进行体育特色项目健美操操交流活动。七月,因为三下乡,不再单调。因为这次三下乡,我收获了不少珍贵的果实,生活中的快乐与困…
曲阜师范大学:调查贫困学生对政府资助满意度
在当前贫困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政府资助计划对于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机会至关重要。为了了解贫困生对政府资助的满意度和改进方向,曲阜师范大学“乡村筑梦实践队”于6月28日至7月4日来到了台州市横…
安徽三下乡:寻家乡古风遗韵,传中华文化之美
7.13日,跟随着我们的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探索打听着我们家乡的文化遗产。我们穿过大街小巷,走到了当地的影剧院,一般情况下,大大小小的文艺汇演,民间艺人表演都在那。我们向负责人说出了我们的来意,为…
筑梦乡村在路上:深入乡村展调研,了解实际筑华章
大学生网报焦作7月23日电(通讯员黄茜婉)为更好地了解乡村、深入乡村、服务乡村,高举乡村振兴的旗帜,“青春领航,筑梦乡村”实践团于到达焦作市秦屯村,通过走访村民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与宣传册,为后续…
河南工大学子三下乡:感悟红旗渠精神,传承精神财富
林州7月23日电(通讯员崔安卓)2023年暑假期间,由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学生组成的“寻脉红旗渠”社会实践队,走进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怀揣着“学习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激动心情,实践队分别…
曲园学子三下乡:寓教于劳,育才于勤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5日电(通讯员许天雅)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九年义务制教育中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需要通过引导中学生学…
来自夏天的收获之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
#情暖童心,相伴童行#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消除留守儿童因远离家长造成的孤寂,失落,焦虑等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关爱留守儿童的号召,淮北师范大学2021级计科2班的志愿者刘佳瑜在安…
西南大学学生在南川这所村小上起了STEAM课
7月5日至13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行深入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开设假日学校活动,将STEAM系列科学、人文、艺术课程带进宁江小学,为140多名小学生带去了创新有趣的暑期课程。“到底要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