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工大学子三下乡:感悟红旗渠精神,传承精神财富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作者:崔安卓

林州7月23日电(通讯员 崔安卓)2023年暑假期间,由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学生组成的“寻脉红旗渠”社会实践队,走进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怀揣着“学习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激动心情,实践队分别走访多处,实地参观了解红旗渠精神,感受时代变迁的浪潮中和红旗渠精神浸润下,林州出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采访干部,掌握发展变化

交通变通畅了。“交通我们这边是比较方便的。”林州市任村镇卢家拐村村支书卢云昌回应实践队的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卢家拐村紧邻红旗渠青年洞景区,国道穿村而过。为了宣传发扬红旗渠精神,同时带动景区周边经济发展,林州市特意开设了到达青年洞景区的专线公交。旅游专线的开通,有效促进了沿线村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每天10趟的公交车专线对我们青年洞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出行起到了显著的成效。”卢云昌答道。

就业变方便了。“没有,我们村没有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情况。”这是卢支书针对实践队所提出的关于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有关问题的答复。根据卢支书的回答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紧邻青年洞景区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景区不断开发健全,卢家拐村村民们无需外出务工,就业问题家门口便可以得到解决。

生活变红火了。针对旅游行业发展对卢家拐村群众生活的改变,卢云昌表示“我们村现在有9家农家乐正常营业,并且还建成了研学基地来接待来自各地的学生,非常热闹。”据了解,随着青年洞景区的开发,相关配套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卢家拐村看准时机,紧抓机会,现如今已有9家农家乐正常运营,足不出户便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同时卢支书还表示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紧张,宣传平台缺失等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图为“寻脉红旗渠”社会实践队成员采访卢家拐村村支书卢云昌(赵清扬/摄)

实地参观,感受光辉历史

“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这是实践队成员们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后所发出的真实感受。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认真阅读陈列的一幅幅文字、图片等记录,及时和同行成员交流自身感受,了解修渠的艰辛和不易,深入学习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随后,实践队又前往青年洞景区,沿着先辈们当年所开凿的山路一步步走到了青年洞,通过自身实际行动感受着先辈的付出与奉献,在青年洞的党旗的见证下体会开凿红旗渠这段的光辉历史成就

图为“寻脉红旗渠”社会实践队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刘冰/摄)

走访宣讲,传承伟大精神

“渠修到哪里,红旗就插到哪里,这就是为什么叫红旗渠。”来自林州市任村镇盘阳村的村民时这样讲的。作为当初参与修建红旗渠的一份子,老人讲起当年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从红旗渠修建的起因到修建过程中的困难以及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老人耐心的给实践队的成员讲述着曾经的过往,丰富了实践队成员们对于红旗渠修建过程的认知。成员们问到您在修渠时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时,老人答道:“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我在修渠的时候,一桶饭20个人吃,吃不饱。”

图为“寻脉红旗渠”社会实践队成员听取修建者讲述修渠历史(曹亮/摄)

经过一天的走访,“寻脉红旗渠”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在卢家拐村村委会门口的空地上,对村里的小朋友们开展了“我身边的红旗渠精神”专题讲座,通过发放宣传页、有奖问答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参加和聆听,在实践队成员讲述过程中积极与成员进行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不少小朋友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红旗渠精神,在无形中红旗渠精神得到了传承。

图为社会实践队同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合影(“寻脉红旗渠”社会实践队/提供)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在此次实践调查中,“寻脉红旗渠”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深刻感悟到了红旗渠精神“重新安排河山”的伟大力量,认识到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出了了独特贡献,红旗渠精神将永远深深烙印在自己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55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进行暑期“三下乡”文艺汇演

“年年岁岁,祖国日新月异翻开时代新章;风风雨雨,我们不忘初心传承红色经典。”7月20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在上尧街道陈西村篮球场举办“凝心聚力弘扬红色经典,校社携手共…… 唐冰冰 凌海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前往安吉·华尔街工谷参观创业孵化基

为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创新创业发展,7月19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全体志愿者前往安吉华尔街工谷参观创业孵化基地,聆听企业创业过程,感受创新创业魅力。安吉·华尔街…… 韦瑛华 梁清清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开展学习红色经典爱心课堂活动

为纪念英雄人物,弘扬革命精神。7月13日下午,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赴上尧街道开展学习红色经典爱心课堂活动,2018级汉语言文学2班陈绪桃担任本次课堂主讲人。本次课堂分为优秀红色…… 梁清清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之学习《七律•长征》爱心课堂活动

7月12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赴上尧街道青空间开展“诵革命经典,悟红色精神”诗歌写作教学活动。上尧街道周围的小朋友们踊跃前来学习,共悟红军长征精神。志愿者黄士洲担…… 吴少靖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观看五四电影《我的1919》

为响应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践行“五四电影进社区,五四精神驻民心”主题思想,7月10日晚,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团队的六名志愿者前往上尧街道陈西村篮球场放映五四电影…… 韦瑛华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开展环保骑行活动

7月15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的十余名志愿者统一穿着红色队服,环绕邕江周边大道开展了主题为“醉美邕江,绿色骑行”的环保骑行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环保理念,争做环保的…… 凌海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开展硬笔书法教学活动

7月14日下午,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于上尧街道青空间开展了硬笔书法教学活动,此次教学活动由志愿者杨雪霏主讲。“想要把字写好,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坐姿,头要正,腰要直。”主讲人…… 凌海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暑期“三下乡”上尧志愿服务活动之诵读红色经典文学暨

7月11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赴上尧街道开展“传五四精神,助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之诵读红色经典文学暨舞蹈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诵读红色经典文学、舞蹈晨练两部分,旨在…… 梁清清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画卷绘星河,志愿暖星海——共筑自闭儿童关爱行动圆满落幕

为呼吁社会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需求,传递“不排斥、不忽视、多包容”的公益理念,给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中…

医路向党·青春宣讲:护理学院学子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最新发布

曲阜师范大学:调查贫困学生对政府资助满意度
在当前贫困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政府资助计划对于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机会至关重要。为了了解贫困生对政府资助的满意度和改进方向,曲阜师范大学“乡村筑梦实践队”于6月28日至7月4日来到了台州市横…
南财学子三下乡:星空为证,双向奔赴
星空为证,双向奔赴国际经贸学院桂林7月17日电(通讯员于真真)7月5日,我们12人来到了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尧乐村和大塘边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在这里,志愿者们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当地特色,在星空…
安徽三下乡:寻家乡古风遗韵,传中华文化之美
7.13日,跟随着我们的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探索打听着我们家乡的文化遗产。我们穿过大街小巷,走到了当地的影剧院,一般情况下,大大小小的文艺汇演,民间艺人表演都在那。我们向负责人说出了我们的来意,为…
筑梦乡村在路上:深入乡村展调研,了解实际筑华章
大学生网报焦作7月23日电(通讯员黄茜婉)为更好地了解乡村、深入乡村、服务乡村,高举乡村振兴的旗帜,“青春领航,筑梦乡村”实践团于到达焦作市秦屯村,通过走访村民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与宣传册,为后续…
曲园学子三下乡:寓教于劳,育才于勤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5日电(通讯员许天雅)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九年义务制教育中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需要通过引导中学生学…
来自夏天的收获之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
#情暖童心,相伴童行#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消除留守儿童因远离家长造成的孤寂,失落,焦虑等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关爱留守儿童的号召,淮北师范大学2021级计科2班的志愿者刘佳瑜在安…
西南大学学生在南川这所村小上起了STEAM课
7月5日至13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行深入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开设假日学校活动,将STEAM系列科学、人文、艺术课程带进宁江小学,为140多名小学生带去了创新有趣的暑期课程。“到底要为孩子…
来自夏天的收获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消除留守儿童因远离家长造成的孤寂,失落,焦虑等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关爱留守儿童的号召,淮北师范大学2021级计科2班的志愿者刘佳瑜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对所在…
西建大三下乡,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9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