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乡镇,探索发展
——能动学院“躬身力行——记录二十年家乡变化”实践队
为了了解到近二十年来祖国的发展情况,2023年7月17日星期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躬身力行——记录二十年家乡变化”实践队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首先我们考察了光山县县城,20年前光山县县城道路泥泞,出行极其不便,现在的光山县道路平整,河流两岸经济发展迅速。近二十年以来光山县城市规划因地制宜,以小而精为主 ,大力发展文化,修建学校,完善教育体系,光山县现在的教育水准已超越信阳市市区。为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这二十年来光山县大力发展东城,修理官渡河两岸,为官渡河架桥,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光山我们发现了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司马光砸缸的发源地,也是苏轼被贬地之一,更是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故居。行走在这充满历史气息的街道上,我们感受到了小县城的人间烟火气,而当我们探索官渡河时,又能感受到小县城快速发展的蓬勃动力。
然后我们向南进发,坐的是三元的城乡公交。我们来到了文殊乡,这里是光山县最早建制的乡镇,也是文殊菩萨食禄香火的地方,近年来文殊文化被重点关注,2021政府重修了文殊寺,让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2016年文殊寺周边被列为文旅发展示范区,并取得了重大成果。深入文殊,我们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方洼,这里属于山陵地区,严重阻碍了村庄发展。当地政府为发展经济,落实文旅发展,着手于道路建设,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在荒山上建立起茶树种植示范园,带动当地经济,又在山脚低洼处农田改建莲藕田,莲子晾干可做药材,冬季可收获莲藕提高收入。
考察完文殊乡,这一天也接近尾声,我们都深刻体会到光山县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就,也对共产党的领导无比自信。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要勇担时代使命,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
指导老师:王瑞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2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