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江淮举旗宣讲团赴太湖县晋熙老街社会实践
晋熙老街曾是太湖县最为繁华的商贸中心,沿街店铺的传统手工作坊是太湖县历史上手工业、制造业和民间工艺业的缩影。但是在新城的建设开展后,老街日渐没落,当地政府为保护老街,制定了一些政策,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为全面深入了解太湖县晋熙老街,2023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班叶星颖同学来到太湖县晋熙老街,采访传统手艺人,宣扬老街文化。
太湖老城古称晋熙古城,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东濒长河,北倚龙山,南至护城河,西临马路河口,总面积8.01平方公里。位于老城南门之西的晋熙老街东起韦家巷,西至马路河口,全长600余米,是太湖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它则建于南北朝元嘉末(424-452),1500年的岁月如流水消逝,街道两侧建筑几经变迁,形成如今以青砖小瓦、木制椽枋、马头墙、石板路面为主体的清代徽派建筑。
2023年7月15日,志愿者叶星颖于太湖县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抵达了太湖晋熙老街。首先到达了王氏祠堂,王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城内大夫第街(现新华街),原有上、中、下三进,有厢房、祠院,现存中、下两进及祠院,面积1500平方米,祠堂系砖木结构,青砖小瓦,蜈蚣脊(又名青龙)山墙,三柁五架,大柱支枋,红漆望板,彩绘斗拱、转棚,雕刻皂角仿和斗衬,每进之间有小天井,通天井的后门上有提壶款,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二门墙将正殿与南屋分成南北两院。北院略成方形,南院东西长、南北窄。正殿前,院内四角栽有4棵粗壮高大的柏树,树冠遮天,树皮沟纹均呈螺旋式上升状,令人称奇。 王氏宗祠修建的准确年代虽无从考察,但据《王氏族谱》有关记载,可知初建的时间大致在明代。该老祠于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批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中后两重己倒塌,于2019年重建。
参观完王氏宗祠,志愿者叶星颖走进老街寻访传统手工艺人,现如今,古老的河街最大的特色,便是那些即将失去的技艺匠人乃在这守着祖辈老传统技艺。街巷中,篾匠、木匠、白铁匠、弹匠、秤匠、剃头匠、等等,还有熬糖、土豆腐制做等手工做坊仍在坚守。只是这些从业留守者大都是些七旬甚至是九旬老人。在这条老街,憨厚的手艺人如同老城一样朴实,他们在坚守半生的店铺内不停地忙碌,累了就歇息片刻,端起粗茶碗喝口水,偶尔与路过的熟人打声招呼。岁月静好,也就是这样。93岁的周志宝现在每天还在坚持做手工毛笔,采访时他说到:“制作手工毛笔的工艺十分复杂,这一会我都讲不完的,只有真正地去一步一步地做才能体会到。”
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知晓了关于安徽太湖晋熙老街的相关历史背景、发展概况,感悟了老一辈老街人文化生活,了解了晋熙老街别样风情。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魅力所在。街巷是城市的脉络,与建筑一起塑造着城市的形态,让城市变得灵动、鲜活。街巷是城市的印迹,当一切都在斗转星移中不断改变时,往往只有街巷保留着城市最初的容貌。探寻老街巷,追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城市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2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