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地理与旅游学院】曲园学子三下乡 树立大食物观,守护舌尖安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张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居民食物消费需求更加丰富多彩。这必然要求食物供给既要保数量,又要保多样、保质量,大食物观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为了深入了解基层农村的食物消费需求现状,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食”得初心实践队走进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埠上社区埠上村展开实地调研。

在出发前,“食”得初心实践队举行了线上入乡实践会议,明确了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时间安排以及注意事项。会议结束后,各位队员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来进行系统的理论政策学习,并在实地采访前,制定出实地采访提纲,使得实地调研能够有序的开展和执行。

7月11日上午,“食”得初心实践队到达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街道埠上社区埠上村中心店,正式开展实地调查。“现在温饱不愁,大家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肉蛋奶水果蔬菜,少一样都不行。”中心店店长这样说道:“比起囤积食物,现在人们更喜欢少量多次的购买,新鲜也放心。”随着当地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显然已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健康成为了村民们食品消费的必然追求。比起“物美价廉”,消费者们现在更倾向于“品质优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高品质的健康食物支出更多的金额,村民们也会为了身体健康而有目的的去购买和制作食材。在夏天,西瓜是最受村民们喜爱的水果,中心店里也售卖着不同价位不同品种的西瓜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图为实践队员在中心店里调研村民购买副食情况

采访完中心店店长之后,实践队员选择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们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当地民风淳朴,村民们也十分热情,积极地配合此次社会实践。“小时候,我们家穷的很,只能吃窝窝头,有时候粮食不够吃,还要去地里挖野菜,现在每天瓜果蔬菜,想吃什么都可以,这放在过去真的不敢想象。”村里的老人们一边回忆一边哈哈大笑。从“吃饱就好”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显示,中国人均口粮消费量相对30多年前下降40%,肉蛋奶的消费量增加2倍,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增加了近3倍。“人们的饮食,经历了从吃饱饭到好口味,再到追求饮食健康三个阶段。而且正朝着‘科学饮食,健康餐饮’的方向发展。”中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侯玉瑞说。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村民填写调查问卷

提到饮食健康,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说一说绿色有机食物。通过走访调研,实践队员很遗憾的发现,对于埠上村的村民们来说,有机食品出现在菜桌上还不算是一个普遍的事实,虽然村民们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在日常饮食中也最看重食物的营养健康,但是大多数村民怵于偏高的价格而不会购买绿色有机食品,对于什么是绿色有机食品,他们的心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特别是年龄较高的村民们,省吃俭穿了大半辈子的他们,更喜欢开辟一个小菜园自给自足,其实这就是属于他们的“绿色有机食品”。我国自1990年获得第一个有机食品认证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有机食品获得了长足发展,村里的年轻人们由于时间和精力限制,很少自己种植蔬菜水果,但他们在日常生活购买蔬菜水果时会侧重于购买绿色有机食品。这就体现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群体注重食物品质等食物消费新观念的树立。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实践队员对埠上村村民的食品消费现状有了大致了解。大食物观作为一种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观,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其出现也恰恰顺应了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但是,如何解决此次实践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在大食物观的指导下,如何确保人民群众吃的安全、吃的健康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83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参观嘉兴博物馆,学习历史文化
2023年7月15日,宁波财经学院班尼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们在浙江嘉兴博物馆进行了一次深度参观和调研。参观嘉兴博物馆合影通讯员倪宇杰摄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嘉兴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展览陈…
传健康之星火,观民众之福祉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主题活动
传健康之星火,观民众之福祉—“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主题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护理学院“传健康之星火,观民生之福祉”爱心医护实践团来到铜梁安居古镇石马村的第三天,通过实践团精心的组织和用心的筹…
合工大三下乡:先美品质,徽味经典
合工大三下乡:先美品质,徽味经典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中央有关大学生“三下乡”的批示精神,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情况,关注乡村振兴在文化与产业方面发展的相关问题,7月15日,我随着合肥工业大学计算…
二师学子三下乡: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改变生活
中国大学生网讯(通讯员陈俊杰)为落实国家关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政策,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素养和学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开展为期15天…
情暖凡人心 爱满人世间
2023年7月6日至7月13日,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村民办实事,体悟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花儿与少年”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南仲都村开展以支教为主…
新港园区实验小学午休活动
新港园区实验小学顺利开展集体午休为了更好地放松身心并为之后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港园区实验小学于7月19日中午顺利举行了集体午休活动。活动伊始,学生们有序从食堂返回教室,并做好睡午觉的准备。接着…
点点荧光,照亮梦想
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逸樟志愿服务队给社区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安全自护、心理关爱等方面服务.志愿者们协同社区工作人员给小朋友们开展了“巧手绘莲花,清廉入我心”这个有趣和寓教于…
振兴之花齐开放,少年永远在路上
振兴之花齐开放,少年永远在路上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关于乡村振兴的理念,青岛农业大学“花儿与少年”实践团队于7月6日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在这次…
聚焦智慧养老,助力老有颐养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智慧助老青孝团”开展智慧养老线下调研晚年老人是否幸福,是老人子女都极为关切的社会问题。针对养老问题,一些智慧养老的新模式兴起,助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7月14日,为深入了解智…
“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前往山东理工大学快递驿站进行快递签收员劳动体验活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指导精神,让青年感受劳动者身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劳动情怀,体悟劳动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7月19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淄博市张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