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三下乡:竹编,穿越时空的艺术之美
竹子具有干脆利落开裂性强的特点,富有弹性和韧性,能编易织。所以人们常用竹子编织各种形器,创造了一种精妙绝伦的民间工艺——竹编工艺。竹编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美术。竹编的历史相当悠久。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竹编工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年6月 29日前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肖老先生家进行了采访。
走近非遗文化
竹,一直以来都是君子的象征,它以高风亮节,虚中洁外而被文人所喜爱。竹编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在中国,竹编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竹子的天然纹理和独特的编织工艺使竹编作品充满了自然之美。在当今社会,许多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然而,竹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非遗文化,依然在许多地方传承着。竹编技艺是竹山县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竹山县竹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了解到竹山县有一位竹编非遗传承人,团队成员对这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一次采访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对竹编非遗传承人进行采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任思睿 摄
了解非遗文化
老先生是祖传的竹编继承人。年轻的时候,凭着这门手艺养活一家子。他开了一个竹编技艺培训班,却应者寥寥。老先生说,现在时代不同了,纯手工编织已很难生存,竹盘,竹篮,竹筐,竹扇……一件件竹编制品看似简单,其制作过程却大有门道。从一开始的材料选择,就要做到严格准确,否则便会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从一颗竹子到竹丝再到竹编产品,这是个精细和耗时的过程,需要竹编手艺人对竹子的生长,习性和材质的完全熟悉和了然于心后再对竹子进行制作和加工,我认为,这不仅是一棵竹子完美蜕变的咏叹调,更是竹编艺人用心,用情,用时的完全热爱和投入。手工竹编耗时长,效率低,成本高,价格比机器生产的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产量高效率的现代工艺制品取代了传统竹编产品的地位。使得竹编产品需求量逐渐减少,世代传承的竹编技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快节奏,快收益的现代生活价值观让竹编产品被工业流水线替代,收益缓慢的竹编行业,让年轻一代的人们不愿再花大量的心血,大量的时间去做竹编工艺作品。据调查,掌握竹编技艺的传承人才缺失,年龄较大,竹编传承保护已迫在眉睫。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老先生的带领下体验竹编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曾欣宇 摄
传承非遗文化
传统文化静水流深,隐于寻常,于百姓日常生活而不觉特别。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艺人的渐渐离去,没有传承人就不再有非遗,如何重新拾回竹编技艺,学习竹编传承文化?如何通过竹编传承人去体会竹编之美,如何实现让非遗文化回归到群众生活中来?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了解到,竹山县的竹编技艺,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带来的挑战。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竹编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减少,导致许多传承人被迫转行。同时,现代工业制品的普及也使得竹编产品的制作成本大幅提高,导致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为了使竹编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需要采取创新性的方式。我认为,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竹编技艺的扶持力度,提高竹编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其次,传承人们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热爱竹编的情怀为核心,融入一定的时尚感,亲切感,设计。开发出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使竹编技艺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各个领域。最后,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竹编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形成合力,为这项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51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