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如果文字有声,那一定震耳欲聋”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作者:孙文慧

安徽学子三下乡: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如果文字有声,那一定震耳欲聋”

铭记历史,才会有未来,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体会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2023年7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赴红色基地,红色文化访问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孙文慧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7月8日上午10点,实践团队到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通称江东门纪念馆,这里也是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仅仅看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的脚步就已经变得沉重,我内心清楚的知道那里躺着我30万的同胞。

注:图为遇难者人数记录碑及遇难者照片墙

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所有参观者心照不宣的变的安静肃穆,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这里莫大的悲伤所笼罩,被展馆里的一幕幕所震撼。展馆的一面墙上写着“为了大爱志愿谋求世界和平永续”这句话就像警钟时刻提醒着每一位中国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兴我中华。我仔细浏览了纪念馆中的每一处文字,像是在从新经历那段历史。纪念馆不大,可我好像走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内心世界不断的被推倒、重建。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走出纪念馆的,我只记得当我走出来时,正午的阳光刚好洒满我的全身,仿佛把我刚刚被冰封的心一点点融化,我仿佛走过了困苦与寒冬,迎来了暖阳。

注:图为纪念馆门口的巨大雕像,名为“家破人亡”

这张图片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口的一座雕像。它所刻画的是一位母亲抱着她已经死去的孩子痛哭的场景。她赤裸着双脚,手里抱着已经没有生息的孩子,仰头望着天,她悲伤、绝望、无助。然而这只是万恶的一幕,可能还要被归为不是太残忍的一幕。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1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实施了无数惨无人道的屠杀暴行,火烧、活埋、用刺刀刺向孕妇的肚子,每一桩、每一件都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像这样的雕塑纪念馆中还有很多,它们永久的呈现着侵华日军灭绝人性的暴行。看着这些雕塑,看着每一个雕塑的介绍,我不禁留下了眼泪,我无法想象他们经受这些暴行时的绝望与无助,只是感觉心仿佛被千万根针扎这似的,密密麻麻的痛。如果文字有声,那一定震耳欲聋吧。

注: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一张照片

这张图片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一面墙上的部分展示内容。“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我觉得这段文字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心声。我们铭记历史从来不是为了宣扬仇恨,我们也知道在那个信息不通的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错不应该累及日本人民,我们铭记那段被侵略的历史,怀念在那段历史中死去的同胞,纪念那段历史中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是为了得到日本的道歉,是为了提醒我们自己“落后就要挨打”。

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累累暴行,让南京几乎在一夜之间从繁华之都变成了一座空城、血流成河。可是你看今日的南京欣欣向荣,是一座开放、包容、多元的国际化都市。我们没有“记仇”,只要是建立在尊重我们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我们没有对任何人有偏见、仇视。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否认历史就会重犯。我们希望早日等来日本的道歉,我们也会一如既往的甚至更加的开放包容。我们淋过雨,所以我们一直愿意为别人撑伞。

注: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出口墙壁的照片

经历了沉重的心灵洗礼之后,我走到了出口。墙壁上镌刻着醒目的大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但放下仇恨,以史为鉴兴国兴邦。历史是沉重的,逝者已矣,而我们生长在先辈们用血泪换来的和平年代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开放包容。如今的南京,秦淮河畔,风吹湖面,人影绰绰,繁华更胜往昔。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中华民族在东方崛起,要向着前进的方向不断进步、发展,方能不辜负这片土地上英烈们的热血。

注: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的一张照片

我走出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可内心却久久不能平复。“和平”这两个字多么沉重。我们从小就生长和平、富足的环境,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先辈和国家为了如今的和平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们更要知道是我们的国家和平,而不是这个世界和平。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参观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通过馆内的每一段文字的叙述去重温这场历史,从悲伤到沉重到平静,如果文字有声,那一定震耳欲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珍爱和平。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国家,不会再有那样绝望的母亲,不会再有恐惧的孩童;有的是飘扬的五星红旗,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人民的安居乐业。希望如今的中国足以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蔚然。曾今刺向我们的屠刀会是我们永远的警钟,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大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48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文新学院三下乡|品读“椒”味人生,领悟劳动精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构筑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携新田共习二十大”宣讲团在新田村村主任黄正伟同志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18日上午7:00在…
数统院“师翼启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图论及其简单算法”课程
(通讯员唐亘嫣吕倚影)为促进学生们提前了解大学课程,提升自我认知,7月11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翼启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冷水江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冷水江一中”)开展“图…
萤火璀璨,夏夜绚烂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18日电(通讯员张雨佳)夏天的夜,雨过云散,暑热消退,凉风习习,路边的花香微微,三三两两纳凉的人,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像是在给夜行人指路,几个顽童追着那忽明忽闪的萤火虫,青蛙在夜间…
守望七彩童心,把爱留在乡村教育
在经济不断向前向好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环境下,教育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祖国大业中越来越重要,对于远在山区留守的孩子们来说,发展乡村教育就是在有力地守护好他们的未来。在这个暑假,我加入了第七期蒲…
走进乡土中国 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的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
出发!浙江农林大学美丽浙江实践团
2023年7月10日上午8点,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和美乡村入画来,青春力量不缺席”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为讲好美丽浙江故事,到达临安区高虹镇开展调研活动。与高虹镇杨书记和龙上村副书记以及龙上村新乡贤开展…
青岛农业大学三下乡化学科普:传播希望,播种未来
为传播化学与药学院的化学学科特色,强化青少年化学科普能力,培育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响应国家人才振兴战略,2023年7月17日,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济宁梁山实践团开展以“致力化学科普,助力…
E行天下——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7.18
7月18日这是志愿者们支教的第七天,大学生暑假支教期间,作为志愿者参与支教活动,志愿者们们受到了校长的热烈欢迎和关怀。这一天中午,志愿者们们准备好午饭自己解决时,突然接到了校长的通知,说他安排志愿…
巢湖学院“三下乡”:青春聚力正当时,书香黄麓焕荣光
大学生网报合肥7月18日电(通讯员江晓寒)微光点点,聚而成炬。为加强黄麓镇文化宣传,响应“书香黄麓,科创小镇”政策,助力打造黄麓镇特色阅读空间,推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黄麓镇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
以爱为梯登孤星,心手连心消隔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有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7‰并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中国约有近300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儿童康复教育行业发展任重而道远。为学习、宣传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