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宜都7月17日电(通讯员 李玉章)对于处于知识文化初级水平阶段的儿童来说,这个时期正是他们打好汉字基础,深植对中华文化的兴趣的重要起步阶段。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魅力。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期志愿实践队给宜都市陆城街道红春社区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汉字溯源课,实践队员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他们了解了汉字的历史、规律与文化内涵。
首先,实践队员马孟洁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些独具特色汉字,让大家品味它们的结构和组成特点。为了厚植孩子们的家国观念,大家首先以“国”字为起点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幻灯片上,国的偏旁部首逐个闪出,第一个出来的就是“口”。实践队员邀请大家思考,口字代表了什么,还有什么字具有一样的部首?
孩子们踊跃回答,一个小朋友的观点“口就是嘴巴的意思,国家养育人民,让我们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打开了大家的思路,有小朋友回复说“如果代表嘴巴的话,那团圆怎么解释呢?”马孟洁没有打断大家的讨论,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最后她解释道,国家以地域划分为标志的,囗字是城垣的象形。
接着,关于“玉”的讨论同样很激烈,大家自信地答出“玉是玉器珍宝的意思!”实践队员由此拓展道,“玉”的确指“玉器珍宝”,但它又转指“宫廷”。“囗”与“玉”联合起来表示“王城”、“宫城”、“首都”。一个方方正正的“国”字,让大家看到了古代朝廷的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点燃了大家分析汉字的兴趣。
图为孩子们认古字。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玉章 摄马孟洁向孩子们介绍道,汉字源远流长,因此中途一定会发生变化,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字体,如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同样地,实践队员循循善诱,带领他们分析了不同字体的组成结构。实践队员认识到,对汉字的分析既要准确,更关键的是由汉字生发对中华文化源头的思考,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它并不高深、遥远,而就凝聚在我们的笔端。
写好汉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必修课。实践队员给大家分发纸张,讲解一笔一画的顺序和写法,横竖撇捺间气势恢宏,但是又有着必须遵守的规则。马孟洁向孩子们强调,学写汉字就像学做人,千万不能一笔带过,而要堂堂正正写好一笔一画,展示出作为中国人的气度。
图为孩子们学写规范方块字。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刘子俊 摄不论是带领孩子们分析汉字的构造,品味不同汉字字体的悠悠风度,还是试着书写千姿百态的文字,都是一个欢欣喜悦的学习、溯源、体悟过程。实践队员马孟洁运用多种方式,让汉字在小朋友们眼里不再晦涩难懂,激发了大家探索汉字奥秘的兴趣,为孩子们提供了窥见古代中国的窗口。这堂课不仅是一堂汉字课、语文课,还是思维课、爱国课,对汉字的理解增强了他们的象形思维,对文字流变的观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文化自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33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