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山东理工大学小“数”苗实践团前往聂家庄进行调研。“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赶集,买个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这些民谣描写的都是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
作为泥塑中型、色、声、动四者俱全的一个艺术品种,聂家庄泥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据传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康熙年间,聂家庄的艺人们在“锅子花”的基础上创制出泥娃娃、禽、兽、鱼等泥塑品种,以供民俗活动使用、家庭观赏和儿童玩耍。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成熟期,塑出的作品形象完美,声色并茂。如今,泥老虎是聂家庄泥塑的主要代表。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艺祖叫聂福来,老家是河北省泊镇。明朝万历初年,河北泊镇连年遭灾歉收,聂福来在那里实在熬不下去了,便携带全家逃荒来到了聂家庄。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聂家庄泥塑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山东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的研究考察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聂家庄泥塑,思想火花与艺术灵感在指尖上流淌,精神守望与品德操守在作品中凝聚,点土成金、匠心守艺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2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