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大地的血脉,生命的源泉。一百多万年前,十堰的先民傍依汉水水系生存繁衍,迎来人类文明的曙光,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加强青年大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延续对十堰水文化的传承,发扬东风先辈们的奋斗精神。7月5日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探忆·裕农”全体成员走进十堰市博物馆,走进”十堰与水“主题展厅开展深度的研究与学习。
十堰与水
走进“车与十堰”主题展厅,讲解员向队员们介绍道:十堰位于鄂西北边陲,北枕秦岭,南倚巴山,中贯汉水,怀抱武当。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汉水在十堰境内长217公里,以汉水干流和左岸来会的金钱河、滔河、丹江及右岸来会的堵河、南河等较大支流为骨干,汇集了崇山峻岭的2489多条河流,组成了十堰水系。位于十堰东部汉水与其支流丹江会合口的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一九五八年动工新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我国自行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的万里长江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它以防洪为主,发挥了防洪、发电、灌溉、航远、养殖的巨大效益,把人民化汉江水患为水利的千年梦想变为现实,也为今后实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奠定了基础。
巍巍大坝屹立在沧浪绿水之中,像一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三千里汉江之上。它的建成,揭开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崭新篇章。
古代水利
实践队员们看到,在展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它们抵御千年的风霜,将那一个个古老的臻石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起来,不加修饰地献给后来人。它们并不秀美,只是让人惊叹自然的雄奇与人类的伟力。它轻轻地揭开了历史的一角,让队员们窥见了“规制宏远,制度精密,蓄泄有则,斡旋有机,视昔盖十倍有加”的春秋古堰,瞧见了由县令朱衣率民整修渠道,从取水口至下畈设立大小35处石“斗门”,操闸控水,使上、中、下三畈近万亩农田适时按量得到灌溉的潵澥堰,看见了全长7公里,拦蓄天河水灌田千余亩,九任知县监督民修,至今仍发挥灌溉效益的千工堰。
现代水利
队员们继续前进,短短几步,便踏越了千年的光阴,来到了现代,讲解员告诉队员们: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家作主的十堰人民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兴办的水利工程,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远远胜过历朝历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十堰农村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热潮,涌现出许多治山治水的典型。均县(今丹江口市)习家店明星一社主任李大贵,1954年带领社员开挖渠道,把大柏河的水引上李家湾山岗,在石崖上开辟了3条渠道,建了两口大塘,利用山势把河水、泉水、堰水连通起来,形成自流灌溉系统,使保收水田达到600亩,全社粮食获得大丰收。1957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水利劳动模范”称号。郧县大堰乡翻山堰农业社主任高华堂,于1956年带领社员开渠建渡槽,把堰河水引上山。开挖了54华里长的12条干渠、86条支渠、137口水塘,这种“长藤结瓜”式的小水利系统初步实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近万亩坡耕地有了充足的水灌溉。195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在展厅里实践队员们也看见了许许多多的雕塑,那些雕塑讲诉了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中线核心水源区的十堰人民以“舍小我、顾大局”的国家意识,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以半个世纪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破解了这些难题。
千里长渠涌动的清波,闪烁着十堰人民真挚的泪花和深厚的情义涓涓北去。十堰全市人民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受水区人民大力帮助支持下,仍在持之以恒地奋斗,改造库区生态环境,守护水源水质,保证北涌清水永续长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古到今,这一次次水利工程并不是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的身份向大自然发起挑战,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与自然谋求和谐共生。“十堰与水”展厅里的一件件展品让实践队员们认识到了水对于人们的重要性,认识到当年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时,人们所面临的困难与他们解决困难时体现出来的智慧与不畏艰难,勇于抗争,敢于冲破险阻的上进的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6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