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主体的和谐发展的社会语言生活,重视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使语言和文化相得益彰,成为建设与维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与依托。7月7日,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一脉乡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抵达新疆省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红墩镇多拉特村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及使用情况,志愿者团队积极开展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调研活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地区,由于各类历史发展因素的限制,新疆各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严重滞后。因此,志愿者们通过一对一访谈、国学经典讲堂、规范字书写、民族故事史诗讲读等形式,了解民族地区群众的语言使用情况、普通话水平、普通话使用范围等信息。调研活动有利于服务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为进一步改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便于寻找当地普通话推广工作的着力点,搭建与培训地长期合作的桥梁。
我在进行中华经典教学的同时融入具有民俗特色的故事,《玛纳斯》和《格萨(斯)尔》《江格尔》并称我国三大英雄史诗,通过影视视频、朗诵欣赏,并让孩子们用普通话进行表演,引导他们在“字正腔圆说普通话”的同时,爱祖国、爱家乡、爱传统文化,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在国学经典讲堂中,选取《声律启蒙》中的片段指导孩子们“和诗以歌”,在唱诗演绎中领略汉字的音韵魅力,创新形式增加推普趣味性。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峰,在大声练习后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发音,他们也相互纠正相互鼓励。此外,课堂内容还包括口部操锻炼、发音技巧指导与集体诵读国学经典,层次多样、寓教于乐。
图为孩子们认真学习绕口令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杨越 摄
针对孩子们部分音标发音失准、字形书写不规范的情况,志愿着们开设了拼音字形游戏课堂,生动地向孩子们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引导孩子们开阔思维并对较难字进行理解分析,营造说普通话用规范字氛围。课堂中,我细心讲解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和轻声词各自的内涵以及区分方法,并辅以相关题目实战
演练,鼓励学生打开视频当“小老师”。不仅提高了孩子们辨别错字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汉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孩子们在掌握成语使用方法的同时感知语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图为志愿者教孩子们识字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越 摄
学习普通话,会讲普通话,就相当于为他们打开了一道门,“通向更大的世界”的门,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当地的青壮年可以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通过打工赚钱;沟通的畅通也会让外地游客、客商愿意走进来,在当地投资,发展当地经济;有效的沟通,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让许多边远地区都搭上了“顺风车”,拼多多、淘宝等直播带货平台,让许多农民都变成了“主播”,而普通话的普及,也将会让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越过语言屏障,同享互联网“红利”……
“一字一句普通话,千言万语绘中华。”乡村振兴离不开语言相通,本次援疆推普实践活动,队员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其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当代大学生推广普通话的先锋作用,也为当地村民和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了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为国家积极推动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1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