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同时也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政治担当、牢记为民初心,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治理,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为将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内容贯彻执行,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食”步芬芳队在暑假期间展开了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本次实践活动充分响应了国家对粮食安全方面的号召,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同时通过进行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实践队员的社会体验,使实践队员切实了解到食品浪费现象的不同体现形式和具体浪费数据,并针对此问题在研发的小程序上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
“水稻之父”袁隆平说:“要把浪费粮食当成犯罪行为来限制”。的确,历经改革开放,我国逐渐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过渡,相比于老一辈的“喝照得见人影的稀饭充饥”“吃树皮、草根”,为生计发愁的穷困生活,当下似乎再也不必为“一粥一饭”犯愁。但是,每个人都也应当时刻谨记,这些“苦日子”并没有过去多久,且时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在世界每九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正在遭受饥饿的侵袭。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民族、一个家庭,时至如今的种种数据和案例无时无刻不在阐明着勤俭节约的良好传统仍要继续坚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危机意识始终也不能丢!
而如今,通过各种调查,实践队员们发现食物浪费和食物安全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包括并不局限于餐厅供给食物变质,食材不新鲜,卫生不达标,剩饭剩菜过多、外卖弊端逐渐显露等问题。还有网络上众多虚假“大胃王吃播”视频的兴起,意图和影响逐渐变了味。美食的功能不再是为人们提供能量、给人们带来味觉的享受与快乐,而是被商业资本加以利用,在反常识、娱乐化的“表演”中被大肆挥霍浪费。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吃播”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传递着一种行为方式。不浪费、守文明,以健康、文明的方式展现美食魅力,以生动平实的网络视觉语言记录生活、传播美食文化,才能让吃播内容生产持续平稳地“走下去”。
从大地上初冒的一颗新芽,到在自然和人力的双重佑护之下,一步一步克服水灾、旱灾、虫灾等“妖魔鬼怪”的侵扰,直到终于生产成形、成熟、被收割,最终通过系列繁杂的流程呈现在百姓的餐桌……食物给予人们能量,但它的生长之路却艰难坎坷,这一路的乘风破浪凝聚着的是不尽的汗水与栽培。
即便如此,当今社会中仍有许多人非但没有感恩自然的馈赠,感念食物的来之不易,反而为了一己之私,刻意猎奇,大肆挥霍、随意浪费。
在自媒体时代中,多元化的信息洪流中仍然潜藏着各种畸形消费导向的内容。“吃常人不敢吃、边吃边吐等浪费粮食、丑态消费的大胃王‘吃播’”便是畸形消费导向的“毒瘤”之一,它们散布在我们的日常娱乐消费内容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从司马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合理取用”之道,朱熹提倡的“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的简朴之风,再到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千古长叹……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对食物心存尊重与敬畏,而在今天,“勤俭节约”“用之有度”的传统美德理应继续被人们所信仰和践行。
当下,饥饿离人们或许并不遥远。树立危机意识,保证食品安全,倡行“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这些命脉之弦仍然一刻也不能松懈。(通讯员 冯泽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