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积极响应中央文明办三局、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共同开展的2023年“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医‘路童行,’艾‘护未来”赴蕲春文化传承实践队于6月29日前往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张塝镇瓢铺村瓢铺小学开展为期23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的同时,带领他们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此项工程,团队特别开设了《非遗寻宝记》、《化身考古家》、《心有千千结》、《字海文音》等特色课程。
缫丝团扇,摇曳东方之美
早在四五千年前,中国的嫘祖就发明了养蚕和缫丝织绸的技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几个步骤,2009年,桑蚕丝织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华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非遗寻宝记》一课中,来自湖北工业大学“青佑之光”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老师谢丹阳带领孩子们走进丝绸之路,感受丝绸的无穷魅力。
同时,志愿者老师指导孩子们将蚕茧泡入热水,抽丝剥茧,小朋友们分为两组,接力旋转扇骨,让蚕丝均匀缠绕在扇骨上,形成光洁的扇面,最后缀上珍珠等装饰。瓢铺小学五升六年级的戴银霞同学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接触中国桑蚕文化,动手的过程非常有趣,看到一根根细小的蚕丝在她的手中变成了这么精美的一把扇子,她内心成就感满满,并表示以后也会继续关注和学习桑蚕文化,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深入考古,探寻东方历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近年来,随着《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考古文博类综艺、纪录片等影视作品的不断推出,曾今蒙着神秘面纱的考古学,带着鲜活的面孔,走进越来越多青少年的生活。团队志愿者老师王越抓住这一社会热点,将中国历史用文物串联起来,引导孩子们透过文物了解历史文化,从三星堆到马王堆;从纵目青铜面具到素纱单衣;从古蜀文明到西汉文化。通过志愿者老师生动的讲解,孩子们似乎回到了那个神秘的年代,在课堂中感受那些古朴而灿烂的文明。
结绳祈愿,编织东方祝福
五彩丝线,流转着人们内心最美好的祝愿。中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我国一种传统编织艺术。团队志愿者赵汶梦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编织之旅”,在课堂中,志愿者采用“理论学习+视频教学+实操演练”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了解并编织平结、蛇结、双钱结、纽扣结、吉祥结等中国结的传统结式。对于中国结,小朋友们也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课后,小朋友们纷纷将自己手中的材料用老师教授的方法编织成手链送给团队的志愿者老师们,表达他们对于志愿者深深的感谢与祝愿。
字海文音,畅游东方文海
汉字是汉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和风俗习惯等,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学习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感受汉字的魅力,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志愿者老师丁卓在课堂中融入甲骨文猜字、生僻字组词、文字连连看等与课程相关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欢声笑语充斥了整个课堂,小朋友们和家长也对该课程表示了高度肯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他们成长成才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实践队表示,未来团队会继续致力于农村留守儿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乡村教育事业的接续发展,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7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