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布一贴,尽显民间智慧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周雅惠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基因,为非遗文化注入新鲜血液,2023年7月3日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来到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秉持着“承遗风古韵,传文化薪火”的宗旨,再度出发,走进阳新文化馆,访问“阳新布贴”非遗传承人,动手参与布贴制作,领略阳新布贴之精巧,探寻布贴传承之精神。

清晨,我同团队共十二名队员一起步行来到阳新文化馆,上到文化馆二层,便看到走廊两头摆放整齐各式各样的布贴制品,新奇美观、品类繁杂,每一幅都令我们忍不住驻足观看,随后步入布贴展厅,更是大开眼界。此刻,我还未曾了解到其制作之精妙,只感叹到它的美轮美奂。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阳新文化馆布贴走廊。(周雅惠 供图)

阳新布贴,俗称“粘花”,它的纹样图案来自于民间,是世世代代民间劳动妇女传承的结晶。昔日的农村都很贫穷,勤劳智慧的阳新劳动妇女把做衣服时剩下的边角料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工艺美术品,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被称为“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品”。

经馆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芳老师介绍,我们了解到阳新布贴的品种繁多,涉及家庭日用品、妇女婚嫁饰品、儿童穿着、庙堂蒲团、吊幡等近30多个系列,其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及传统的吉祥图象。其最重要的特色便是原汁原味的楚文化风格,执着,古朴,野逸。题材传统,色彩浓烈,造型稚拙,构成浪漫,尤其是它那黑漆点金似的色彩效果和不合常理、不计时空、天上人间,山珍水族皆可溶为一体的构图组合,可谓是精妙绝伦,也更加感叹到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智慧。

理论学习之后,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动手制作布贴,“福”字、校徽、院徽、团队标志、香囊等等,经过剪样、选色、拼贴、缝制等多道工序,终于初见成果。整个过程中,手指多次被针扎破,眼睛疲惫不已,腰杆久久难以直立。我在想,仅仅如此简易的布贴作品,就耗费我们如此多的心力,难以想象展厅、走廊中那些精妙绝伦的成品从构思、绘稿到选材、缝制、刺绣完成需要经历一个怎样漫长的过程,才能以如此完美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里,每一件布贴制品都倾注了手工艺人们的满腔热枕。

图为实践队员悉心制作布贴“福”字。(甘乐 供图)

面向社会,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创新设计,阳新文化馆的布贴传承者们紧跟时代脚步,除了传统的布贴工艺制品,也创作出了一系列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布贴制品,带动了布贴制作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群众就业,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胡芳老师如是说:“我想把这些东西教会你们,或者是你们通过了解以后,从它的纹样、色彩、寓意、技艺等方面,把它利用起来,进行创作,然后给我们进行一个反馈或者交流,我觉得这样才是有利于阳新布贴的发展。我希望阳新布贴能够遍地开花,我在你们这些专业学生或者是学美术的学生、学校寄予厚望。因为阳新布贴不是我们阳新县的,我觉得是整个我们全国的。我希望,阳新布贴走得更远,就像小红袖一样走上天空,走到国外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拼,这对于阳新布贴等非遗文化而言,难免失去了一批传承者。优秀非遗文化传承日益艰难,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如何才能发挥光和热?我们在面对非遗时,应当保持敬畏之心,同时又要与其拉近距离,自觉承担起传承阳新布贴、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责任,以当代青年的“生力”与活力,将阳新布贴等非遗文化传承好、发展好。(通讯员 周雅惠)

图为实践队员与老师在阳新文化馆前合影。(甘乐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3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夏逝:且听蝉鸣 ——一只蝉的自述

对你而言,夏季的印象是烈阳、蝉鸣、海风,还有记忆中的Ta。就像是《打上花火》中:あの日見わたした渚(那天所眺望的海岸)今も思い出すんだ(直至今日仍能想起)砂の上に刻んだ言葉(在…… 眷恋的冷风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暑期公益托管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暑期公益托管圆满完成

今年暑假,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憧憬的心情参与了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实践队员们教导了小朋友们丰富多样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的教……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武汉暑期托管实践活动第一周圆

暑期公益托管还有一项为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同时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优质的托管服务,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社区公益托管实践队…… 韩罗威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同心燃梦,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同心燃梦,助力乡村振兴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4日电(通讯员卢秋怡)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2023年6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12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濮塘镇,通过线下支教、…
湖北学子三下乡:文润乡村,绘就振兴新图景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2日电(通讯员王敏煜)文化之于乡村,犹如润土之于草木,阳光之于万物。为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7月5日在黄冈市英山县温泉…
防范诈骗入江源,平安生活每一天
7月4日晚8点,经济学系赴石城县赣江源镇发展成就观察团(后文均简称团队)在赣江源村共大礼堂开展宣讲活动。赣江源村党支部书记赖贵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员赖志宾、全体村民以及团队全体成员参与此次宣讲…
了解红色文化 瞻仰先辈风采
6月30日,为了解革命红色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参观活动。队员们主要参观了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和毛泽东故居,了解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普通话与幼儿相伴,助力孩子全面成长
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学习普通话非常重要。普通话是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虽然各地的方言在当地很普遍,但普通话是全国范围内通用的语言,是连接全国各地人民的重要桥梁。对…
夏季趣味运动会
为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宣扬快乐学习,健康生活,团结友爱的理念,“3+2”融合社会实践队于7月14号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乐民镇调神小学举办了以“有爱无碍,融合成长”为主题的夏季趣味运动会。在运动会过程中,…
安徽学子三下乡:了解乡村文化,关心乡村发展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青年学子肩负着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安徽学子们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
普法课堂进社区, 法律知识入人心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现今社区法治建设的重点宣传内容。为加强辖区居民对民法典的了解和关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理念、自觉维护合法权益。7月8日,佛山…
邵阳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悉心陪伴,一路护航
7月10日,第二届芙蓉学子公益项目邵阳学院赴邵阳县板桥村“乡村竞生辉,医心筑梦行”爱心医疗服务团在板桥小学举办“三防”及红色文化知识讲座。讲座结束后,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们基本情况,同时确保每个…
江苏海洋大学“汇聚青春力量,投身社区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7月10日上午,江苏海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汇聚青春力量,投身社区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启动暨郁洲街道“爱心暑托班”开班仪式在西凤社区举行。海州团区委书记程娅,郁洲街道党工委书记伍安富,郁洲街道党工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