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创文化成就,拾珍宝遗迹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肖红佳

为了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23年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赴襄阳实践队前往襄阳的枣阳市汉城非遗传习所开启了粗布技艺的学习历程。枣阳历史文化悠久,在汉代,枣阳是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随着历史的演变,也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文化中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粗布制作技艺便是流传下来的一种重要的非遗文化。

在这段时间里和团队小伙伴一起感受学习非遗文化的乐趣,和十几位团队成员以及两位非遗传承老师度过了快乐的四天从最开始的的陌生到最后的不舍,这也将是一段十分有意义的时光。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非遗传承人刘海伦老师为我们讲述了织布纺线的相关历史。为大家介绍了织机的发展历程以及粗布制作的一整个流程等,大家对于这些初步了解到的知识都很认真的学习。我们更多的学习还是实操训练,大部分的成员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内容,但大家对于这些非遗技艺都十分感兴趣,很热情的去学习。在这次实践中与其他队员们相处十分融洽,一起度过了这段很愉快的实践旅程。学习粗布制作让我们大家深切的体会到制造出一匹布不易,粗布制作工序复杂,极其考验耐心,在这一方面也很好的锻炼了大家的耐力。粗布制作是纯手工制作,流程较多,每一流程所需原料都是纯天然制作,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天然原料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种原材料的神奇之处,还可以体会到每一道工艺流程的巧妙之处。我们看着老师们所创造出的作品,了解到每一件作品都有其创作来源,有其自己的故事,这每一件作品都是由老师们的心血创作而成的。在实践中,我们感受梭与线相互交错织成布的神奇,感受布与染料混合而成的魔力,感受针与线穿梭在布之中形成完美作品的魅力。

图为刘海伦老师为大家演示如何调制染料。

在实践开始前,大家都怀着期待但又担心的心情,担心实践内容太难,自己学习能力较慢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实践开始后便没有了这种担忧,两位老师十分耐心且细心的教授我们非遗文化,用心教授每一位学员。我们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都学到了很多,抱着对非遗文化的极大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刘海伦老师说道,非遗文化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他们也在靠着这项技艺生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在这个小作坊中看到,里面所摆放的各种工具,例如织机这种大型的工具,都是由两位非遗传承人自己制作而成,并在符合古代织机的结构上加以改良,这样有利于粗布制作融入现代生活。在这次实践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纺线,如何用织布机织布,如何制作香包和布老虎,这些内容都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但我们都没有因此害怕,大家都制作出了一件件让自己满意的成品。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队员合照。

这次实践中我们所获得的收获不只是这一件件精美的成品,更多的是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非遗文化。“拾遗”志愿服务队的实践就是要让更多的非遗文化被大家所知道,让更多人能够体会到这一件件非遗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让我国的非遗文化不会遗失,可以更好地流传下去,这也是我们“拾遗”志愿服务队参与实践的意义之一。我们要拾起更多的珍宝遗迹,创造更高的成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57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团支部成员在青春广场集合,开展了以“各取之所需,共节之所弃”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旨在……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

2020年11月1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生物医学工程1班于福州大学青春广场设点,开展了以“厉行光盘行动,共画节约风尚”为主题的团支部立项活动。此次活动由18级生医1班团支部策……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竞答共知疫,青年同战疫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了再次提醒大家疫情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大……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防疫宣传,践行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防疫宣传,履青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记疫助宣传,青年履使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力以赴,共克时艰,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有冲锋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一线工作人员,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人,生于非典,抗……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一线显疫情,永怀爱国心

2020年,注定是不太平的一年,澳洲大火,世界疫情,但是面对疫情,中国没有退缩,我们展现出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责任和担当。2020.1.23,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10时起机场、火车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防控疫情,同舟共济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使全中国人民人心惶惶。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为给…… 福大18级生医1班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劳有所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 ——烹年夜饭,悟劳动之美

近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劳有所得队组织了一场劳育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们在春节期间亲自动手制作年夜饭,在烟火气息中感…

智粮速运:智能化技术助力粮食运输升级,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智粮速运助农团”于2025年1月13日至2月12日成功完成“散装粮食高效智能化运输”项目实践,聚焦粮食运输领域…

驿站爱心服务,共倡核心价值

“爱在红柽柳,原为黄河口。“本次我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跟随服务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恒瑞文化广场爱心驿站的红柽柳志愿…

寻迹黄河畔,传承革命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5日走进山东省东营市黄河文化…

曲园学子三下乡:探寻华侨文化,领略交流魅力

2月5日,“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踏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深度领略华侨…

最新发布

深入绿地湿地公园 共建生态文明保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7日13日,E脉相传实践团来到海阳市小孩儿口国际湿地公园,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湿地…
山东学子三下乡:下乡感生活,走进千万家
中国青年网济南7月3日电(通讯员臧浩然)山东女子学院社会与法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健康队在赵娜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济阳区孙耿街道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亲切交流为老人传播健…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文明社区建设
近平法治思想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描绘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华丽篇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时代的熠熠光芒。7月6日下午3点41分,“岭师蓝”社会实践队来到康宁社区新时代文明…
四川高校学子三下乡:益趣童心,启智少年
大学生网报泸州7月12日电(通讯员徐熹微)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投身于乡村振兴一线,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未成年人思想引领,大力弘扬中华…
暖心助学 夏乡接力
2023年7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三下乡教育活动,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许多宝贵的感悟。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更加热爱祖国。在农村地区,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富饶的土地。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伟…
时光飞逝
今天是暑调第十三天,还有几天就要结束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今天我们去了两个社区,这两个社区距学校很远,气温也很高,不过和团队的小伙伴在一起还是挺欢乐的。中午在大家的配合下,很顺利的开展了宣讲活动…
抚慰先烈英魂,弘扬红色精神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于2023年7月2日来到湖北省阳新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湖北阳新烈士陵园最早建立于1979年,是鄂东南知名的革命烈士纪念地,陵园门口纪念…
老布新做,传承非遗之美
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枣阳市汉城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学习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第一天。为了弘扬中国丰富多样的优秀非遗文化,感受非遗之美,实践团队特别邀请到了枣阳粗…
学思践悟守初心,实干笃行担使命
晴空万里,春风拂面,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征程,今天是我们正式授课的第八天,通过第七天的正式教学,队员们加深了对社会实践的感悟,更加熟悉了教学方法。也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勇…
武科大“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学思悟践二十大,萤萤星火亮宜都
7月11日上午,2023年宜都市“希望家园·彩虹行动·爱心托管”集中开班仪式在天平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宜都市市委宣传部部长何英、宜都市各级团委书记、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卢文博、“萤火虫”志愿服…